第292章:勘察“敌情”
军议的决策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整个汉部落。但在调动大量人力物力投入那场“战争”之前,身为统帅的阳歌深知,绝不能打无准备之仗。敌人的虚实、地形之利弊,必须了如指掌。
次日黎明,一支精干的队伍便悄然离城。阳歌亲自带队,成员包括最擅长野外勘探与潜行侦察的如石、肩负记录与绘图重任的绘、以及需统筹后续人力物资故而必须亲临现场做到心中有数的坚骨。令人略感意外的是,阳歌特意带上了勐,以及几名在学堂中表现出对图形和数字极为敏锐的年轻学子。
“此行之要务,非为狩猎,非为征战,乃为‘观敌’。”出发前,阳歌对众人道,他的目光扫过那些年轻人好奇的脸庞,“我们的敌人藏于水流之下,显于地形之上。欲胜之,先须知其脉络,晓其强弱。”
他们沿着的,正是那条刚刚肆虐过后、犹自咆哮浑浊的主河道逆流而上。河岸两旁,被洪水撕裂的土地裸露着新伤,倒伏的树木、堆积的淤泥、被冲刷得面目全非的地貌,无不诉说着自然之威。
勘探的过程,枯燥、艰苦,却处处体现着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严谨。
阳歌命人砍来笔直的长木杆,剥去树皮,以步伐大致丈量后,刻上统一的刻度,制成简易的标杆。又取来粗陶盆,盛满水,于水面中心悬浮一轻木片,木片中心垂直固定一根细绳,绳下端系一小石锤,制成最原始的“水正仪”(水平仪)。测量长短,则使用早已统一好长度的绳尺,以人的臂展为“寻”,步伐为“仞”,反复校验。
每行进一段距离,尤其是河道转折、地势起伏或支流汇入之处,队伍便会停下。
“此处,河面宽约二十仞!”一名学子趴在岸边,小心翼翼地伸出标杆测量水面宽度,大声报数。 “水深近一仞!流速甚急!”另一人则在安全处将系着石块的绳索垂入水中,凭借手感估算着拉力。 如石如同最灵巧的山魈,攀上陡峭的河岸或巨石,将标杆立于高点,阳歌则在下方向他打着手势,指挥他微调位置,直到“水正仪”的垂线与陶盆中心线重合,确定此处的高程基准。 “记:由此向东三百步,岸壁有大规模滑塌,土质疏松,为险段,需加固或绕避。”阳歌仔细观察着河岸的土壤结构和岩石构成,下达指令。
绘则是最忙碌的人之一。他寻来数张处理过的稍小但更精细的兽皮,用炭笔飞快地勾勒。他不再仅仅绘制大致形状,而是依照阳歌的指导,尝试用不同的符号和线条表达不同的信息。一道粗实的蜿蜒墨线代表主河道,细线代表支流或溪涧,密集的细小点簇代表淤泥沉积区域,交叉的短线标记滑坡险段,等高线虽原始,却也已用不同间隔的虚线试图表现地势的起伏。他笔下正在诞生的,是这个世界上第一幅兼具地形与水文的“作战地图”。
坚骨则默记着沿途的地貌特征与资源分布:何处有适合取土的黏土坑,何处有可用于砌坝的石料场,何处地势平坦便于人员扎营、物资堆积。他已在心中默默计算着将来施工时,物资运输的路径与成本。
途中休息时,阳歌便会将勐和年轻学子叫到身边,随手拿起树枝,在泥地上画图。 “看此处河道,”他点着地上简陋的线条,“骤然收窄,如同我军扎住口袋。上游来水至此,拥堵于此,水位必强行抬高,冲击两岸,此处便是‘敌之锋芒’最盛之处,亦是堤防最需坚固之地。” 他又指向另一处开阔的缓滩:“而此地,河道宽阔,地势平缓,水流至此,锋芒自散,速度减缓,水中携带的泥沙便会在此沉积。天长日久,河床抬高,下次洪水来时,便更容易溢出河道,淹没我等良田。此处,便是需要我等主动出击,‘疏导分流’,为洪水另辟战场之处。”
他讲解着水流与地形的相互作用,哪里是天然的泄洪区,哪里可以人为开辟分流渠,将洪峰的破坏力引导向无害的方向,甚至哪里可以利用地势的落差,未来或许能建造蓄水的“陂塘”(水库),旱时放水,涝时蓄洪。 “治水如用兵,水势为敌,地形便是战场。为将者,焉能不识战场地理?焉能不明敌之动向?”阳歌的声音沉稳,将现代的水利与地理学知识,用最朴素的、契合时代认知的军事比喻和自然道理娓娓道来,“数据不会骗人。标杆、绳尺、水正仪告诉我们的,比十个老人的经验更精确。记住,日后凡重大工程决策,须得以这般测量所得为依据,而非想当然。”
勐听得极为专注,眼神发亮。他第一次意识到,战争并不仅仅发生在刀光剑影的战场上,原来脚下的土地、流淌的河水,其中都蕴含着需要被解读和征服的“敌情”。那些看似枯燥的数字和线条,竟是未来决胜的关键。年轻的学子们更是如饥似渴,他们接触到的是一种全新的、理性的认知世界的方式。
勘探持续了十数日,风餐露宿,跋山涉水。他们登高远眺,俯瞰河流的整体走向;他们也深入河谷,触摸被水流冲刷的岩壁。绘的兽皮地图上,标记越来越密,符号越来越丰富。最终,数张初步的河道与地形图被整合拼接起来。
上面清晰标注了主河道各段的宽度、深度、流速预估,险工险段的位置与性质,两岸的高程变化,几条重要支流的汇入点,以及好几处阳歌用朱砂笔圈出的“关键节点”——那是他认为最适合进行分流工程或未来修建控制性水坝的战略要地。
当风尘仆仆的勘探队返回城池时,他们带回的不仅是满身疲惫,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前所未有的“敌情”报告。这份基于实地测量和数据记录的成果,为接下来那场对抗洪水的宏大战争,提供了最为坚实的决策基础。科学的精神,在这原始的征途上,发出了它微弱却坚定的光芒。
---
喜欢原始征途:从龙图腾开始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原始征途:从龙图腾开始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