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杨用完午餐后准备去长河镇,这次同样没有让很多人陪同,平湖县这边安排的是姚杰和县委副书记两个人陪着,李杨劝姚杰去忙别的工作,县里有其他人陪同就行了。姚杰开着玩笑说道:“李书记来平湖调研工作,陪同就是我的主要工作,今天下午我跟老吴的任务就跟着您好好学习。”
那个叫老吴的叫吴青叶,李杨原来在长河镇工作时,吴青叶当时是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现在小前进了一下,担任县委副书记了。
李杨记得吴青叶当时来镇里检查工作时,全镇上下那是何等的重视,镇机关的清洁卫生都是请专业保洁公司来做一遍,吴青叶过来时,镇委书记和镇长带着全体班子成员去迎接,那时李杨是不够资格待在迎接现场的,可李杨站透过办公室窗户看到吴青叶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在一群镇领导的簇拥下挥斥方遒的那种味道让人艳羡不已,当时李杨一个同事瞟了一眼后说道“这才是领导干部应有的样子嘛。”
可现在的吴青叶在自己与姚杰说笑时,很是规矩的站在一边并且显得有点拘束,完全看不出原来纵横捭阖的模样,甚至在姚杰说自己与老吴跟着李杨好好学习的话时,也只是拘谨的笑着点了点头,这让李杨暗地里也是唏嘘不已。
最后还是姚杰和县委副书记吴青叶陪着李杨去了长河镇,前面的车是姚杰的专车,坐着姚杰和吴青叶,后面的车坐着李杨和夏相文,丁博文坐在前面副驾,几个人坐着两台车直奔长河而去。
到长河镇时,长河镇新任书记和镇长已经带着镇里班子成员在镇政府院子里恭候大驾了。现在整个东阳上下应该没有人敢去边界迎接领导了,证明市委的指示大家还是完全遵守了。又一次站在长河镇政府院子里时,李杨已经没有了上次来时的激动心情了。他下车跟镇政府一班领导握手寒暄,姚杰介绍了新任书记和镇长。长河镇上任书记跟着前任县纪委书记曾传文一起被市纪委双规了,目前两人还在楚州异地关押着。现在这个书记是从县委办副主任任上调过来的,叫秦奋,李杨一听就知道这肯定是姚杰的人。镇长李杨也认识,就是上次来时跟李杨打过交道的镇纪委书记马方生,没想到他直接从纪委书记跨到镇长位置了。
李杨站在镇政府院子里环顾四周,不知怎么的脑海中想起了当时时任常务副县长吴青叶来长河镇时的场景。说不定现在就有镇政府的干部在远处看着自己在议论那句 “这才是领导干部应有的样子嘛。”想到这里,李杨哑然一笑,将视线重新放到面前这些县镇干部身上,态度和缓地笑道:“我看就不听取镇里相关同志的汇报了,毕竟这时间不长我已经来这里两次了,基本情况还算了解。再说镇里两位同志刚接手,等你们工作上正轨后我再来听你们的汇报。”
姚杰也知道李杨说的是事实,便在旁边笑着问李杨:“李书记,您有没有意向中要去的地方?”李杨笑着摇了摇头:“姚书记,我这还没有你来的多,说熟悉的地方好像就是一个什么三湾村去过,这样吧今天你们就随便找两个有代表性的村去看一看。”
在领导们说话的同时,丁博文站在一旁也是思绪万千,他一边听着李杨和姚杰的对话,一边观察着自己曾经的工作地方。曾几何时,自己也是胸有丘壑地来到长河镇,为了实现心中理想而准备大展拳脚时,可现实却毫不留情的给他上了一课。就因为得罪了县领导的小三,自己就被莫名其妙的关了近两个月。丁博文心里明白,要不是李杨的到来让自己获得了希望,说不定现在的自己早已经被他们安上“莫须有”的罪名而失去了一切。
这时夏相文靠近丁博文后,笑着问道:“丁科长,听说你原来在这里工作过?”丁博文也笑了笑,点头回答道:“秘书长说的不错,我在这里当过镇长,真没想到有一天会直接跟着秘书长工作了,现在想来,真是一言难尽啊。”
夏相文故作亲热的拍了拍丁博文的肩膀,一副自己人的样子悄声道:“丁科长,俗话说‘是金子总有发光之日’,些许的挫折更是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垫脚石。没有苦哪来的甜吗,你说是不是?”
“再说,我觉得你这个名字不错,非常适合你,你看省委方书记的秘书不也是与你同名嘛。”丁博文听完夏相文的一席话,也是啼笑皆非,不过自己昨天听人说省委方书记的秘书叫陈博文时,也是觉得有点奇妙,但是绝对没有夏相文说的这么玄乎。
这时李杨准备调研的村也选好了,正准备出发时。丁博文的电话响了,他接通后与对方说了一番话后便来到李杨身边,轻声说道:“李书记,刚才是楚州那边打来的电话,说曾传文现在已经全部交代了,因为事关重大,他们任宇书记已经带着专班正在来我们东阳路上了。”
丁博文虽然声音很轻,但是该听到的人都应该听到了,李杨“哦”了一声后,便对姚杰说道:“姚书记,真是不凑巧,你也刚才听到了,楚州那边的同志正在来东阳的路上,看来今天的调研活动只能说抱歉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