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能量感应网络捕捉到的异常信号,如同在平静的水面投下石子,让森罗基地的气氛再次紧绷。
那些一闪而逝、带着“收割者”印记的侦察单位,明确无误地传递着一个信息——他们已被盯上,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修复工作完成百分之八十五,‘根须守护者’结构性损伤已基本修复,能量回路运行稳定,但右臂能量输出功率暂时限制在百分之七十以下,避免过载风险。”
赵小雨的汇报声在基地核心响起,带着一丝完成阶段性任务的轻松,但更多的仍是凝重,
“‘风行猎手’一号原型机已构筑完成,正在进行最后的核心灵络校验。‘晶簇炮台’基座也已完工,正在集成能量压缩模块。”
解析工坊内,除了那尊焕然一新、只是右臂色泽略暗的“根须守护者”,旁边还站立着一个体型纤细许多的拟态躯体。
它约莫常人高低,通体呈现流线型,色泽是更偏向灰白与淡青的混合,仿佛能融入雾气之中。
四肢修长,关节结构精巧,背后有类似昆虫翼膜的轻薄能量结构微微收拢。
眼部是两颗多面的复合晶体,闪烁着冷静的蓝光。这便是初步完成的“风行猎手”。
“好!总算有个灵巧点的家伙了!”
张大山的意念带着赞赏,“老是看着那大块头,都快忘了敏捷是啥样了。”
林默的意识扫过“风行猎手”,点了点头(意识层面的):“尽快完成校验。我们需要它的侦查能力,摸清西北方向的情况,不能总是被动等待。”
他前世吃过太多信息不足的亏,深知主动权的重要性。
“明白,预计三小时后可以投入初步测试。”
赵小雨回应,“另外,根据ζ-12残骸分析和γ-7反馈的部分数据,我对能量感应网络进行了升级,增加了对特定高频脉冲和混沌能量特征的过滤与放大功能,预警灵敏度提升了约百分之三十。”
“干得好。”
林默赞许道。
赵小雨的学习和适应能力,一直是团队宝贵的财富。
三小时后,“风行猎手”一号机眼中的蓝光稳定亮起,代表着核心灵络校验完成。
与“根须守护者”的厚重沉稳不同,它给人一种蓄势待发的锐利感。
“林默,意识连接准备就绪。”赵小雨提示道。
这一次,林默没有亲自上阵。
他的意识尚未完全从之前的反噬中恢复,而且作为总指挥,他需要坐镇中枢。
他将目光投向张大山:“大山叔,这次由你来测试‘风行猎手’。”
“我?”
张大山一愣,随即兴奋起来,“哈哈!好!让老子也试试这飞毛腿的感觉!”
张大山的主要能力“地脉回响”更偏向感知与环境互动,而非直接战斗。
但驾驭拟态武装,更多的是依赖意识强度和适应性,在这方面,经验老到的张大山并不弱。
“小心点,注意感知极限,不要脱离基地能量支援范围太远。”
林默叮嘱道,“任务是侦查西北方向五十里内的情况,重点寻找异常能量源、可疑踪迹,以及……是否有类似之前的侦察单位活动。遭遇敌人,以规避和侦查为主,非必要不交战。”
“放心吧,林小子,老子心里有数!”
张大山摩拳擦掌(意识层面的),随即将大部分意识沉入,沿着预先铺设好的、更适合敏捷形态的灵络,连接上了“风行猎手”。
“风行猎手”躯体微微一震,眼中的蓝光闪烁了几下,随即变得灵动起来。
它轻轻活动了一下手脚,动作由最初的生涩迅速变得流畅,甚至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感。
“嘿!这身子骨,轻巧!感觉一跳就能蹦上树梢!”
张大山操控着“风行猎手”在原地做了几个迅捷的闪转动作,带起淡淡的残影,显得十分满意。
“能量输出稳定,结构无异常。可以出发了。”赵小雨监控着数据,确认道。
“看老子的!”
张大山低吼一声,“风行猎手”足底微微发光,身形一动,如同一道淡青色的幽灵,瞬间掠出了森罗基地的防御护罩,几个起落便消失在西北方向的密林之中,速度之快,远非“根须守护者”可比。
林默和赵小雨的意识,通过基地的能量网络和“风行猎手”身上携带的小型信标,远程关注着它的行动。
密林之中,“风行猎手”充分发挥了其特性。
它并非在地面奔跑,而是如同猿猴般在粗壮的树枝间纵跃,偶尔展开背后的能量翼膜进行短距离滑翔,动作悄无声息,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惊动林中的生物。
张大山的“地脉回响”能力在此刻也得到了绝佳的发挥,他不仅能通过拟态躯体的传感器观察,更能通过与大地的隐约共鸣,感知到更细微的振动和能量流动。
前行了约二十里,一切正常,仿佛之前的侦察单位只是幻觉。
“没发现啥异常,就是林子越来越密,光线都暗了不少。”张大山的意念传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