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将其他杂念先在摒除在意识之外。
脑海中,禁地石室里占理沙哑的教导、元争手札上那些仿佛带着生命律动的符号、还有青乌子自己灌输的“天命规则”理论,如同无数细碎的光点,开始疯狂地旋转、碰撞、试图重组。
底层规则……河图洛书……八卦方位……
她缓缓移动脚步,鞋底摩擦着泥地,发出沙沙的轻响。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探针,扫过墙壁上每一道细微的裂痕,杂物堆积的每一个角度,地面上每一处异常的凸起或凹陷。
同时,她悄悄引动星枢,意识在飞快地构建着这个小小空间的“模型”。
左为东,属木,青龙位,右为西,属金,白虎位,前为南,离火,后为北,坎水;中央属土……简陋的九宫格在她脑中瞬间铺开,覆盖了整个房间。
她尝试将眼前所见的一切,对应到九宫方位中去。
然而,普通的对应立刻遇到了阻碍。
一堆破旧的陶罐杂乱地堆在西北角乾位,属金,旁边散落着几件锈蚀的铜具,也是金。
这似乎合理。
但另一堆散发着霉味的谷物草料却堆在正南方离位,火,火生土,谷物属土,勉强也算相生。但杂乱太过,毫无章法,无法指向任何核心。
河图!
元争手札中有详细对河图洛书本源的推演。
她闭上眼,摒弃视觉的干扰。
河图之象在识海中浮现。
一六在北,属水,二七在南,属火,三八在东,属木,四九在西,属金 五十居中,属土。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那些玄奥的组合,代表着天地生成的根本数理。
……
永宁再次睁开眼,目光不再是看具体的杂物,而是试图感知整个空间无形的“气”的流转。
地脉能量如同无形的河流,遵循着某种亘古的规则。她回忆着占理在禁地墓穴石壁上划下的地脉纹路,回忆着手札上关于“地气汇聚”、“灵枢节点”的论述。
房间虽小,但绝非死水。
她能隐约感觉到,一股极其微弱、却异常稳定的“生气”,如同深埋地下的暗河支流,正从东北方向艮位,属土,山止的地底深处,极其缓慢而坚韧地渗透进来,流经地窖中央偏东的位置,再向西南坤位,属土,大地方向流泻而去。这股生气,与河图中“天三生木,地八成之”的方位隐隐呼应!
东北艮位……她目光立刻锁定了房间东北角。那里堆着几块大石头,还有一堆被水浸湿、颜色深暗的泥土,似乎是雨水渗漏形成的。粗看毫无价值。但那股微弱生机的源头,似乎就在这堆湿泥之下!
她快步走过去,不顾湿冷和肮脏,蹲下身,徒手开始挖掘那堆湿泥。冰凉的泥水浸透了她的衣袖,黏腻地包裹着她的手指。青乌子站在不远处,静静地看着,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光。
湿泥被扒开,露出了下方一块相对平整的石板。
石板本身并无出奇,但当永宁的手指触碰到它冰冷的表面时,一种奇异的共鸣感顺着指尖传来。
她立刻将石板表面的泥污抹去,借着昏暗的灯光仔细察看。
石板上没有任何文字或符号,只有一些天然形成的、极其细微的纹路。
但永宁的心跳却骤然加速!
这些纹路……与她意识中刚刚构建的、此地地脉生气的流向轨迹,几乎完美重合。
这石板,就是一处微缩的、标记着此地地气关键节点的“堪舆图”!
石板中央,纹路最为密集处,有一个极其微小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凹陷点,正对着她感知中那股生气流动的“节点”。
找到了!
地脉灵枢!
但这只是第一步。
节点找到了,如何开启?
元争的“宝贝”不可能就简单地埋在这里。
……
永宁站起身,退后一步,目光再次扫视整个房间。
八卦方位、河图数理、堪舆地脉……线索似乎都指向了这个节点。
但还缺一个关键——触发点?时间?还是……
她的目光无意间掠过墙角一个极其不起眼的、半埋在杂物里的破旧陶盆。盆里积着浅浅一层浑浊的泥水。
就在她的目光触及水面的瞬间,水面极其微弱地晃动了一下,倒映出头顶上方那个狭小的、通向屋顶的方形洞口。
洞口外,是鬼街被建筑切割出的狭窄天空。
一弯细如银钩的下弦月,恰好悬挂在洞口正中央!
清冷的月辉,如同被精准聚焦的光柱,穿透洞口,笔直地投射下来!
月相!朔望!
元争手札里,无数次强调过日月轮转、星宿移位对天地能量的巨大影响。手札中有一页,用朱砂绘制着复杂的月相与地气共振的图示。
永宁猛地抬头看向那束月光。
下弦月……月亏将尽,阴气最盛之时,却也蕴含着一阳来复的微弱生机。
河图洛书,天三生木,地八成之,三八为木,主生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