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关键的铭刻纹,仅仅是第一步。
如何“激活”它,成了横亘在永宁面前的新难题。这不像现代社会的电子锁,输入密码或刷下卡就能打开。在这个充满神秘主义色彩的上古遗迹里,激活的方式必然与这个时代的逻辑,或者说,与建造者设定的规则相契合。
永宁仔细观察着那个微小的符号和周围复杂的纹路。她尝试了多种方法。
血液? 在一些传说和巫术记载中,血液常被作为开启封印或缔结契约的媒介。她用随身携带的一根细小骨刺刺破指尖,挤出一滴血珠,小心翼翼地滴在那符号中心。血珠滚落,沿着纹路滑开,除了在古老的石面上留下一道暗红的痕迹,再无任何反应。墙壁依旧冰冷沉默。
特定音节或咒语? 她回忆着在殷商王宫听过的各种祭祀祷文、巫祝吟唱,尝试着念出几个可能与“开启”、“通行”相关的古老音节,声音在空旷的殿堂中回荡,显得格外突兀,却未能激起丝毫涟漪。
陆亚在一旁沉默地看着,眉头微蹙,似乎对她的尝试既不赞同,也不阻止,更像是一个局外人在观察某种陌生的仪式。
注入“气”或“精神力”?
这是永宁最没把握的一种。
她并非此道高手,只能勉强集中意念,想象着将自身的力量灌注于指尖,轻轻按压在那符号上。结果自然是徒劳,除了精神上的疲惫,一无所获。
时间再次在失败的尝试中流逝。绝望的阴影似乎又开始悄然聚拢。
永宁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不是因为劳累,而是源于一种智力被挑战到极限的焦灼。她知道方法一定存在,就隐藏在这些纹路、星图、乃至整个圣地的运作规律之中,但她找不到那把钥匙。
规律……运算……
她盯着那复杂到令人眼花的“地脉契文”图案,它们如同纠缠的藤蔓,又像是某种极其复杂的……电路图?
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划过她的脑海!
这些纹路,如果是用来引导某种能量的通道,那么其走向、交叉、节点,是否遵循着某种内在的数学规律?那个核心符号,是否就是一个需要特定“能量序列”或“频率”才能触发的开关?
这个想法极其大胆,甚至有些荒谬。将现代数学逻辑应用于上古神秘遗迹?
但永宁别无他法。她来自的那个时代,最强大的工具之一,就是算法和模型!
她不再试图用蛮力或迷信的方法去“激活”,而是开始以那个核心符号为原点,逆向解析周围纹路的“拓扑结构”和“连接关系”。她在脑中构建模型,将这些纹路视为节点和边,尝试寻找其中的关键路径、回路,甚至是可能的“冗余设计”和“加密层”。这需要极强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堪比破解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密码锁。
她完全沉浸在了这种纯粹的理性推演之中,外界的一切,包括陆亚的存在,都被她暂时屏蔽。她的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虚划,模拟着能量可能的流动路径,口中低声念叨着一些陆亚完全听不懂的词汇:“节点度……最短路径……哈夫曼编码……傅里叶变换……”
这些都是她前世专业知识留下的烙印,此刻却成了她破解上古谜题的思维工具。
她注意到,有几条主要的纹路,最终都汇聚向了穹顶星图中的几个特定星宿方位。而那几个星宿,根据她之前的观察和记忆中的星象知识,似乎正处于某种“对冲”或“拱照”的特殊相位。她大胆假设,这些纹路与星图是联动的一体,星图的流转,相当于在不断变化着“能量回路”的初始条件或参数。
那么,激活的关键,或许不在于向符号注入什么,而在于在特定的时间点,模拟出与星图当前相位相匹配的、通过特定路径的“能量脉冲”?
这个“脉冲”如何模拟?她没有超自然力量。但她有身体,有意识,或许……还有意志?
她决定进行一次极其冒险的尝试。她将右手五指张开,按照自己推演出的、认为在当前星图相位下可能有效的“最佳能量路径顺序”,依次快速而精准地轻触那条路径上的几个关键纹路节点,最后,将中指稳稳地按在了那个核心符号之上!
她集中了全部的注意力,想象着自己的意念跟随着手指的触碰,沿着那条虚拟的路径流转,最终汇入核心。
这不是灌输力量,而是试图发出一个“正确的信号”,一个符合此地“运行协议”的“握手请求”。
这一套动作,看似毫无逻辑,实则蕴含了她基于现代算法思维进行的复杂推演,是理性与直觉在绝境下的碰撞,是阴差阳错之下,用科学时代的逻辑工具,去撬动神秘学时代的古老机关。
就在她的中指按住核心符号的瞬间。
“嗡……”
一声低沉却清晰的嗡鸣,并非通过空气传播,而是直接作用于两人的脑海深处!
紧接着,那面刻满了“地脉契文”的墙壁,从那个微小的符号开始,纹路如同被注入了水银般,骤然亮起了柔和的、流转不定的银色光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