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敏感肌专属测评”系列让苏清颜在美妆领域的专业性得到认可时,她却在团队复盘时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咱们的测评再专业,终究是‘从博主到粉丝’的单向输出,怎么才能让大家觉得‘这就是在说我的事儿’?”小雅立刻明白她的顾虑——后台虽有大量粉丝留言反馈,但视频内容里始终只有苏清颜和专业顾问的身影,难免让部分观众觉得“距离感”。“或许可以让粉丝走到镜头前,”苏清颜眼睛一亮,“他们的肤质、预算、护肤痛点各不相同,比我们更能代表普通用户的真实需求。”
这个想法很快落地。苏清颜在微博、抖音和直播粉丝群同步发布了“粉丝体验官”招募令,文案里特意强调“不看颜值、不看粉丝量,只看‘真实需求’”:“如果你是油皮却总找不到不闷痘的粉底液,如果你是学生党被平价彩妆的‘智商税’坑过,如果你是宝妈想找温和无刺激的护肤品……只要你有真实的美妆困扰,愿意分享使用体验,就来报名成为我们的‘体验官’!”为了覆盖更多群体,她还在招募令里列出了“优先筛选方向”:不同肤质(油、干、混油、敏感肌)、不同身份(学生党、职场人、宝妈)、不同护肤需求(抗初老、遮瑕、控油等)。
招募令发布仅24小时,后台就收到了387份报名申请。苏清颜和团队成员放弃了周末休息,对着报名表格逐一审阅,筛掉了“仅想‘上镜露脸’”“表述模糊”的申请,最终选出8位“体验官”——其中有每天带妆10小时的职场油皮女生,有预算每月不超过200元的学生党干敏肌,有产后皮肤暗沉的宝妈,还有常年被“无效控油”困扰的男生。“咱们要的不是‘完美代言人’,而是能说出大家心里话的普通人。”苏清颜在给团队的筛选标准里写道,“比如这位叫‘小油痘’的粉丝,她的申请里附了6张不同护肤品的‘踩雷记录’,从成分表分析到使用感受,写得比咱们还详细,这种‘较真’的态度特别适合出镜。”
确定“体验官”名单后,苏清颜没有直接安排拍摄,而是先和每个人通了半小时电话。对职场女生小林,她重点了解“带妆10小时后,皮肤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卡粉还是脱妆”;对学生党小琪,她仔细询问“平价彩妆里,最容易踩雷的品类是口红还是眼影”;对宝妈张姐,她特意确认“是否对成分有特殊要求,比如‘无香精’‘孕妇可用’”。通话结束后,她让团队根据每个人的需求,准备了对应的测评产品——给小林准备了5款主打“持妆12小时”的粉底液,给小琪挑了8款百元内的平价眼影盘,给张姐选了6款“母婴可用”的温和护肤品。
拍摄当天,苏清颜提前一小时到达工作室,亲自布置场地。她没有选择专业的摄影棚背景,而是在背景架上贴满了粉丝的留言便签:“求推荐不沾杯的平价口红”“油皮夏天怎么定妆才不脱”“敏感肌能用的防晒到底有没有”,还在桌子上摆了几盆小绿植,营造出“和朋友聊天”的轻松氛围。上午9点,8位“体验官”陆续到场,苏清颜挨个上前打招呼,递上提前准备好的温水和小零食:“别紧张,咱们今天不是‘拍视频’,就是坐下来聊聊你们用护肤品、彩妆的那些事儿,想到啥说啥就行。”
拍摄从“肤质盲测”环节开始。苏清颜让每位“体验官”随机抽取一款团队准备的产品,不看品牌和价格,仅从“质地、肤感、使用效果”三个方面分享感受。职场女生小林抽到的是一款宣称“油皮亲妈”的粉底液,她当场拧开瓶盖,挤出一点在手背上推开,眉头微微皱起:“这个质地看起来挺轻薄,但推开后有点假滑,我带妆10小时的话,T区肯定会浮粉。”说着,她拿出自己平时用的粉底液对比:“你看,我现在用的这款,虽然质地稠一点,但上完妆是‘哑光雾面’的,下午补一次散粉就够了。”苏清颜顺势追问:“那你觉得,油皮选粉底液,最该看重什么?”小林毫不犹豫:“控油力和持妆度,其次是遮瑕力,毕竟我们油皮容易长痘,遮不住痘印的话,再控油也没用。”
学生党小琪抽到的是一款网红平价眼影盘,打开后她先是眼前一亮:“这个配色挺好看的,和我之前看的大牌眼影盘很像。”但用手指蘸取粉质后,她的表情变了:“粉质有点飞粉,而且这个亮片色看起来闪,上眼后有点廉价,不如我上次买的那款平价替代(苏清颜之前测评过的)。”她还现场用手机翻出自己的“眼影盘合集”:“你看,这几盘都是百元内的,只有清颜姐推荐的那款,粉质和显色度能打,其他几盘要么飞粉,要么配色鸡肋,根本用不完。”苏清颜笑着补充:“所以学生党选平价彩妆,不能只看‘便宜’,还要看‘实用性’,比如眼影盘有没有‘消肿色’‘提亮色’,口红是不是‘黄皮显白’,这些才是关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