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风云》播出收官后,苏清颜的跨界尝试收获了超出预期的成功——从音乐单曲《逆光》的奖项提名,到影视客串角色的口碑逆转,再到中老年观众群体的意外圈粉,一系列突破让她对自己的事业版图有了更清晰的规划。10月底,她特意抽出一周时间,对这段时间的跨界经历进行深度复盘,而“成立个人工作室”的想法,也在复盘过程中逐渐成型,成为她整合资源、拓展事业的新方向。
复盘的第一步,是梳理跨界尝试的核心收获。苏清颜在笔记本上清晰列出了三点关键成长:其一,内容形态的多元化突破——从公益直播、纪录片《颜食记》,到音乐单曲、影视客串,成功实现了“单一内容创作者”向“多维度内容输出者”的转型,覆盖了直播、影视、音乐三大领域,影响力触达不同圈层观众;其二,个人品牌价值的提升——“真诚比流量更重要”的核心主张,通过影视角色、音乐作品、公益行动的联动传播,形成了鲜明的个人标签,打破了“网红”的单一认知,建立起“正能量内容创作者+公益践行者”的立体形象;其三,资源网络的初步构建——在音乐领域结识了制作人林森,在影视领域与星芒影视建立了良好合作,公益领域的农户资源、粉丝志愿者团队也进一步扩大,为后续发展积累了宝贵的人脉与资源。
但复盘过程中,苏清颜也发现了当前存在的短板:一是团队专业性不足——现有团队以公益运营、直播执行为主,缺乏音乐制作、影视合作、品牌策划的专业人才,导致在应对跨界项目时,常常需要依赖外部合作方,效率较低;二是资源整合能力有限——公益助农、内容创作、跨界合作的资源分散在不同渠道,未能形成协同效应,例如影视角色带来的流量热度,未能及时转化为公益项目的支持;三是长期规划缺失——此前的事业发展多以“项目驱动”为主,缺乏系统的战略规划,难以持续输出高质量内容、扩大社会影响力。
“如果想把公益与内容创作长期做下去,必须有更专业的团队来整合资源,搭建系统化的运作模式。”苏清颜在复盘总结会上对核心成员说,“成立工作室,不是为了追求规模,而是为了让每一份资源都能发挥最大价值——让音乐作品更好地传递公益理念,让影视合作更精准地匹配价值观,让公益行动获得更可持续的支持。”
这个想法并非一时兴起。早在《逆光》获得音乐奖项提名时,苏清颜就曾与陆时衍探讨过“专业化运作”的必要性;而《直播风云》拍摄期间,剧组专业的制作流程、资源整合能力,更让她意识到“团队支撑”对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如今,随着跨界尝试的成功,成立工作室的条件已经成熟——既有明确的核心主张(真诚、公益、正能量),又有多元化的内容形态,还有一定规模的受众基础与资源储备。
在初步构想中,苏清颜将工作室的核心定位为“正能量内容整合平台”,计划搭建三大业务板块:一是内容创作板块,涵盖公益纪录片、音乐作品、影视合作,专注于输出传递真诚与善意的内容;二是公益运营板块,负责公益助农、山区图书角等项目的常态化运作,建立农户资源库与志愿者管理体系;三是品牌合作板块,筛选价值观契合的品牌进行合作,为内容创作与公益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同时避免过度商业化损伤个人品牌。
为了确保工作室的专业性,苏清颜还制定了“分阶段推进”的计划:第一阶段(11月-12月),完成团队搭建,重点招募音乐制作、影视策划、品牌运营的专业人才;第二阶段(次年1月-3月),梳理现有资源,建立资源整合机制,例如将影视合作带来的流量转化为公益项目的捐赠通道;第三阶段(次年4月起),启动系统化内容输出,计划拍摄《颜食记》第二季纪录片,推出公益主题音乐EP,同时筛选优质影视项目进行深度合作。
复盘结束后,苏清颜看着笔记本上详细的规划,心中充满了期待。她知道,成立工作室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与挑战,但也意味着有机会将“真诚与公益”的理念传递给更多人。“之前的尝试让我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专业的团队能让这份力量放大十倍、百倍。”她在朋友圈写道,“未来,希望能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用内容传递温暖,用行动践行初心。”
这条朋友圈很快收到了许多好友的支持,陆时衍更是第一时间评论:“需要任何帮助,随时告诉我。”这份来自爱人的支持,让苏清颜更加坚定了成立工作室的决心——她知道,这不仅是事业的新起点,更是实现“用内容影响更多人”目标的重要一步。
喜欢重生顶流:主播她又美又飒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重生顶流:主播她又美又飒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