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后第二十五天。夜晚。摩纳哥费拉角,总统套房内。
奢华客厅的另一侧,一间相对隐蔽的卧室里,苏澜关闭了所有灯光,将自己完全融入黑暗。她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窗外是肆虐的暴雨和翻涌的漆黑海面。手中高倍率的军用望远镜紧紧贴在眼前,努力穿透那厚重雨幕,望向远方蒙特卡洛港的大致方向。
然而,一切都是徒劳。能见度低得可怕,雨线如同疯狂的鞭子抽打着玻璃,扭曲了一切视线。只能隐约看到港口方向密密麻麻、随着波涛剧烈起伏的无数桅杆和船体的模糊轮廓,像一片在风暴中挣扎的黑色森林。细节、型号、状态……一切关乎生死的信息都被这该死的天气无情吞噬。
身后传来极其轻微的脚步声,陆明锐闪身进入房间,动作轻捷如猫。“怎么样?”他压低声音问道,尽管客厅里醉倒的陈敬轩鼾声正响。
苏澜缓缓放下望远镜,转过身,脸上带着一丝无奈和冷静的分析:“完全看不到码头的具体情况。但根据现有信息预估,情况或许不会太糟。”她走到窗边,指着外面,“摩纳哥本身面积狭小,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基数原本就不大。这意味着末日爆发时,丧尸的绝对数量会远低于巴塞罗那、马赛那样的大都市。丧尸密度低,大规模尸潮形成的概率小,变异体诞生和繁衍的条件也相对苛刻。”
她顿了顿,继续逻辑清晰地推断:“因此,港口设施遭受毁灭性破坏的可能性较低,停泊在港内的游艇,保存下来的完好率应该会相对较高。我们找到可用船只的机会很大,不必过度焦虑。”
陆明锐点头,认可她的分析:“有道理。如果这里像马赛港那样混乱危险,外面那位‘东南亚第一杀手’,肯定不敢像现在这样,活得这么……滋润又放肆。”他想起了陈敬轩那邋遢又嚣张的样子。
“你信她昨晚说的那些话?”苏澜忽然问道,目光锐利地看向陆明锐,寻求他的判断。作为指挥官,评估信息来源的可信度是基本功课。
陆明锐沉吟了一下,没有立刻回答。他走到酒柜旁,拿起一瓶未开封的矿泉水拧开喝了一口,似乎在组织语言。“可信度……大概80%吧。”他给出了一个具体的数值。
“依据呢?”苏澜追问,她需要的是理性的分析,而非直觉。
“她的眼睛。”陆明锐放下水瓶,语气肯定,“你看她的眼睛。那不是一双女人的眼睛。不是说形状,而是眼神里的东西。行为可以刻意模仿,说话方式可以学习,甚至情绪都可以表演,演技有好坏之分。但是……那种深层次的、骨子里透出来的‘男人味’,那种极致的违和感,是装不出来的。”他回想起和陈敬轩喝酒聊天时,对方那偶尔闪过的不属于女性的、带着江湖气和粗粝感的眼神,以及那大大咧咧、毫无女性自觉的肢体语言,至今仍让他感到一种生理上的别扭和难受。“那是一种灵魂层面的错位感。”
苏澜微微颔首,表示同意。她自己也感受到了那种难以言喻的排斥感。如果对方是一个纯粹的、哪怕行为再豪放的女人,她或许都不会如此不适。但那具漂亮的皮囊下,似乎真的住着一个截然不同的灵魂,这让她的本能感到警惕和疏离。
“需要马上出发吗?”陆明锐问道,将话题拉回现实。陈敬轩醉得不省人事,显然无法提供更多关于港口或周边危险区域的有效情报。留在这里,似乎只是在浪费时间。
苏澜再次将目光投向窗外。暴雨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狂风卷起巨浪,狠狠拍打着防波堤,发出沉闷的轰响。整个天空仿佛漏了一般,雨水几乎是横着砸下来的。她摇了摇头,做出了冷静的判断:“不行。这么大的风雨,强度恐怕接近台风了。现在贸然出去,别说寻找船只,就连安全到达港口都是问题。即使我们侥幸找到了船,在这种极端海况下强行出港,无异于自杀。”
陆明锐也走到窗边,凝视着外面如同沸腾般的漆黑海面。巨浪在黑暗中呈现出狰狞的白色浪尖,远处的海平线完全消失在水雾之中。“是台风前兆的海况,没错。”他沉声道,语气凝重。他常年跑船,对海洋的脾气再熟悉不过。“末日之后,连天气都变得越来越反常了。”他补充道。摩纳哥这个地理位置,按理说是极少受到台风直接影响的,但如今,似乎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了。
“这里暂时还算安全,”苏澜做出决定,“先呆着。等风暴过去。现在出去淋雨,一旦生病感冒,我们缺少药品,会非常麻烦。”
陆明锐重重地点了点头。这个顾虑非常现实。他们的药品补给大部分都留在已经搁浅报废的“海洋奥德赛”号上。在葡萄牙好不容易搜集到的一些抗生素、感冒药和急救用品,此刻都随着那艘船一起,被困在几公里外的费拉角海滩了。在缺医少药的末日,一场简单的发烧都可能致命。
……
一夜过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