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的拇指在信封封口处摩挲两下,指腹触到李老师指甲掐出的褶皱。
他抬头时,李老师正盯着他喉结,像溺水者盯着救生圈。
"您先坐。"他拉过旁边的木椅,扶着李老师肩膀按下。
女人坐下时膝盖碰响桌角,茶杯里的水晃出半圈涟漪。
信封拆开的声音很轻,像一片羽毛落地。
第一页是泛黄的合同扫描件,甲方栏"李淑雯"三个字的墨迹有些洇,像是钢笔尖蘸水太多。
林枫的目光往下扫,电子签名时间栏突然刺得他瞳孔微缩——2012年9月15日。
"李老师,您记得当时注册平台的时间吗?"他的声音比平时低了半度,指尖虚点在日期上。
李老师凑过来,老花镜滑到鼻尖:"应该是国庆之后,我室友小周拉我注册的......"她突然顿住,手指颤巍巍摸向合同末尾的"用户注册时间"栏,"10月18日?
可、可签名时间是9月15日?"
"系统生成的电子签名,不可能早于用户注册时间。"陈默不知道什么时候凑了过来,他眼镜片上反着台灯冷光,"除非......"
"除非有人用她的身份信息伪造了注册流程。"林枫接过话头,指节抵着太阳穴。
他想起上周帮王桂花查流水时,老人手机里突然弹出的"账户激活成功"通知——当时只当是系统延迟,现在看来,这根本是条产业链。
李老师的手扶住额头,指缝间漏出细弱的抽噎:"他们说帮朋友担保不影响信用......可我连平台页面都没见过啊。"她突然抓住林枫手腕,指甲几乎掐进皮肤,"小林,我是不是和老郑一样,要背一辈子黑账?"
"不会。"林枫反手覆住她手背,掌心的温度透过布料传过去,"我们先查数据源头。"他转头看向陈默,"能逆向解析这个平台的API接口吗?"
陈默已经坐回电脑前,键盘敲得噼啪响:"昨天刚黑进他们测试服务器,正找日志备份......"他突然停住,屏幕蓝光在他脸上划出明暗分界线,"操!"
所有人的目光刷地聚过去。
陈默猛拍键盘,键帽"咔嗒"弹起又落下:"看这个操作日志——2012年9月15日凌晨3:17,连续点击'确认借款'按钮十次。"他调出时间轴,"但李老师的手机信号当时在青州大学图书馆,监控记录显示她那晚在复习高数。"
"这是模拟用户操作。"林枫凑到屏幕前,后颈泛起凉意,"平台自己造了套'高风险借贷倾向'的行为数据,再喂给信联系统。"他想起王桂花的"恶意逾期"记录里,有笔转账时间是她在医院陪护老伴的凌晨两点——原来那些所谓"用户行为",不过是代码生成的谎言。
"更绝的在后面。"陈默滚动鼠标,"他们甚至伪造了'用户主动阅读协议'的轨迹,光标移动速度、停留时长,连翻页间隔都模仿得像模像样。"他的指节抵着桌沿,骨节发白,"这哪是记录数据?
是给系统喂毒饲料!"
窗外传来铁门开合的吱呀声。
赵子轩裹着件皱巴巴的西装挤进来,领带歪在锁骨处,手机举得老高:"录到了!"他把手机往桌上一扔,录音里传来模糊的人声——
"用户活跃度不够?系统造!用AI模拟点击轨迹,比真人还真。"
"逾期率太低?
调参数!
信联要'真实行为数据'?
那就生产真实感。"
"我们不是在骗系统,是在帮系统进化——没有垃圾用户,只有不会制造垃圾的技术。"
小唐正端着保温杯喝水,听到这儿"噗"地喷出来,杯盖砸在地上弹了两下:"我那次暴雨送餐迟到,平台说我'服务态度差',原来差评是他们自己编的?"他蹲下去捡杯盖,脊背抖得像筛糠,"我还跟我妈说,是我没跑快点......"
林枫弯腰帮他捡杯盖,指尖触到地面的凉意。
他直起身子时,看见张野站在窗边,背影像块铁铸的雕塑。
这个总爱拍着胸脯说"有我在"的汉子,此刻拳头攥得指节泛白,指缝间漏出句低咒:"该遭雷劈的。"
"现在需要证据链。"林枫抽出椅子坐下,从帆布包掏出笔记本,笔尖在纸上划得沙沙响,"李老师的合同时间矛盾、陈默的技术分析、赵哥的录音......"他停住笔,抬头看向众人,"我们要让信联知道,他们用的不是用户数据,是平台伪造的垃圾。"
三天后,疗养所的打印机转了整宿。
林枫揉着发酸的后颈,把最后一页《数据真实性联合申诉书》塞进文件袋,封皮上37个签名按满红手印,像一串燃烧的火苗。
张野蹲在旁边帮他整理材料,突然说:"我妈以前总说,做人要清清爽爽。"他手指抚过"李淑雯"三个字,"现在才明白,数据也得清清爽爽。"
递交材料那天飘着细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