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消息传入耳中,赵康却只是淡淡一笑,自顾自地饮酒。江湖风波再大,也扰不了他此刻的清静。乔峰的侠义,段誉的痴缠,慕容复的野心,都与他无关。他就像一个旁观者,看着这场名为“天龙”的大戏上演,却不会轻易踏入戏台。
“他们说得热闹,你倒像没事人一样。”李青萝夹了一块银鱼给他,笑道。
“本就是别人的故事,何必入戏太深。”赵康道,“咱们过好自己的日子便好。”
从太湖回来后,赵康的生活依旧规律。清晨吸纳朝阳紫气,傍晚吞吐太阴月华,其余时间便与李青萝她们一起,或在山庄里抚琴作画,或去后山采摘草药,或只是坐在廊下喝茶聊天。
他开始研究茶道,从采茶、制茶到冲泡,每一个步骤都亲力亲为。曼陀山庄后山有种野茶,叶片细长,泡出的茶汤呈琥珀色,滋味先苦后甘,带着一股山野的清气。赵康很喜欢这种茶,说它“有自然之味”。
他也学着弹琴,用的是李青萝那架相传是蔡邕所制的“焦尾琴”。起初指法生涩,弹不出什么曲调,练了数月后,竟也能弹出《流水》《广陵散》等古曲,虽不及名家精妙,却多了几分逍遥自在的韵味。
梅兰竹菊四姐妹则跟着李青萝学刺绣。她们心灵手巧,没过多久就绣出了一幅“寒梅图”,枝干遒劲,花朵栩栩如生,赵康将它挂在书房里,时常驻足欣赏。
日子就像曼陀山庄的流水,平静而悠长。赵康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功力在稳步增长,三丹田的能量越来越凝练,逍遥御风也渐渐摸到了高阶的门槛——有时静坐时,他甚至能感觉到自己与天地融为一体,风吹草动,花开花落,都在他的感知之中。
这日,他正在书房临摹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笔尖在宣纸上流淌,墨色浓淡相宜。忽然,识海中的阴阳巨鲲猛地游动起来,混沌气海泛起剧烈的波动。
赵康心中一动,放下笔,内视识海。只见巨鲲周身散发出耀眼的光芒,黑鱼与白鱼身上的纹路渐渐清晰,竟与他抄录的《逍遥御风》总纲上的文字重合!
“这是……要突破了?”
他连忙走到院中,盘膝坐下,运转功法。天地间的元气如潮水般涌来,经纳虚葫净化后,源源不断地汇入三丹田。下丹田的真液剧烈翻涌,竟开始凝结成细小的冰晶;中丹田的气血之力暴涨,发出如雷鸣般的搏动;上丹田的巨鲲发出一声清越的鸣叫,身形开始缓缓虚化,仿佛要融入混沌气海。
这一突破,竟持续了整整一夜。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朝阳紫气落入眉心时,赵康猛地睁开眼。眸中金光一闪而逝,识海内,阴阳巨鲲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澄澈的云海,云海中央,悬浮着一枚黑白相间的莲子,散发着淡淡的道韵。
他缓缓起身,身形微动,便已出现在百丈外的山顶。脚下没有丝毫借力,仿佛真的御风而行,连衣角都未曾晃动。
“逍遥御风……高阶了。”赵康轻声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欣慰。
远处的天际,朝阳正缓缓升起,金色的光芒洒满大地。赵康望着这壮阔的景象,心中忽然生出一个念头——或许,这天地之大,还有更多值得探索的地方。
但他并不着急。道家讲究“道法自然”,修炼如此,人生亦是如此。该来的总会来,该去的也无需挽留。
他转身下山,山庄里传来梅兰竹菊的笑声,李青萝想必已备好了早膳。这般神仙眷侣的日子,他还要慢慢享受。
至于江湖的风雨,就让它暂且在远方飘摇吧。
喜欢诸天从江湖开始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诸天从江湖开始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