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峪的清晨被急促的哨声打破。陈征披衣而起,三步并作两步来到作战室。墙上地图已经标注了最新敌情:日军第四旅团主力距离根据地不足三十里,兵分三路,来势汹汹。
"报告!"赵铁鹰风尘仆仆地冲进来,"中路日军约两个大队,配有装甲车,正向我粮仓方向推进!"
陈征眉头紧锁。粮仓储存着根据地过半的粮食储备,一旦有失,后果不堪设想。
"高胜寒呢?"
"高营长已经带'利刃'前出设伏。"赵铁鹰指着地图上一个隘口,"就在这里,一线天。地形狭窄,装甲车施展不开。"
陈征点点头。高胜寒的选择很明智,一线天易守难攻,是迟滞日军的理想地点。
"通知高营长,不惜一切代价拖住中路日军至少二十四小时。"陈征下令,"另外,告诉李云龙,按计划行动,一定要保住兵工厂!"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陈征则亲率独立团主力,迎击东路日军。这支日军约一个联队,目标是根据地核心区,意图直捣黄龙。
行军途中,侦察兵不断传回情报:日军装备精良,配有山炮和骑兵;行军速度很快,预计午后就会与独立团遭遇。
"团长,正面硬拼我们占不到便宜。"常超忧心忡忡地说。
陈征早有准备:"不硬拼,我们智取。"他指着地图上一处河湾,"就在这里设伏。日军必须过河,我们半渡而击之!"
部队立刻行动起来。工兵排连夜在河岸埋设炸药;炮兵连隐蔽在制高点;主力部队则埋伏在河对岸的密林中,静待日军上钩。
午后,日军先头部队果然出现在河对岸。他们谨慎地派出侦察兵,检查桥梁是否安全。确认无恙后,大队人马开始有序过桥。
"再等等..."陈征通过望远镜观察,耐心等待最佳时机。当日军约一个中队渡过河流,主力正在桥上时,他猛地挥下手:"打!"
"轰!"一声巨响,工兵排引爆了预先埋设的炸药,木桥瞬间断成两截!正在过桥的日军如下饺子般掉进河里,被湍急的水流冲走。
几乎同时,埋伏的机枪开火了!子弹如雨点般泼向已经渡河的日军中队。这些日军猝不及防,顿时死伤惨重。
"八嘎!反击!反击!"日军联队长在河对岸歇斯底里地吼叫,但为时已晚。渡河的日军中队很快被全歼,而主力被河水阻隔,只能隔岸兴叹。
"撤!"陈征见好就收,命令部队立即转移。日军炮火很快覆盖了独立团原来的阵地,但只炸到了空气。
这一仗,独立团以轻微代价歼敌两百余人,成功挫败了东路日军的进攻锐气。更重要的是,为根据地转移群众和物资赢得了宝贵时间。
当晚,部队在预定地点休整。陈征刚坐下歇口气,一个通讯员急匆匆跑来:"报告!高营长急电!"
电报内容让陈征心头一紧:一线天失守!高胜寒部伤亡过半,被迫撤退。中路日军突破防线,正向粮仓疾进!
"怎么会?"常超难以置信,"高胜寒的'利刃'可是精锐中的精锐!"
陈征仔细阅读电报细节,很快发现了问题:日军使用了新式火焰喷射器,将一线天的狭窄地形变成了死亡陷阱。高胜寒部猝不及防,损失惨重。
"命令高胜寒部向二号备用阵地转移,继续迟滞日军。"陈征当机立断,"另外,通知李云龙,让他派一个营增援粮仓。"
命令刚发出,又一个坏消息传来:西路日军突破外围防线,已经逼近兵工厂!李云龙正率部死守,但形势危急。
三路日军,两路告急!陈征额头渗出冷汗。冈村宁次这次是有备而来,专门针对根据地的弱点下手。更糟的是,山本特工队下落不明,随时可能发动致命偷袭!
"团长,要不要收缩防线?"常超提议,"集中兵力保卫核心区..."
"不行!"陈征断然否决,"兵工厂和粮仓必须保住,否则就算守住核心区,我们也撑不过这个冬天。"他沉思片刻,突然眼睛一亮,"等等...山本去哪了?"
这一问提醒了大家。自从杨村遭遇战后,山本特工队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以山本的性子,吃了这么大亏,不可能不报复。
"通讯员!"陈征猛地站起身,"立刻联系马千里,询问山本动向!"
半小时后,回电来了。马千里用密语报告:山本特工队残部昼伏夜出,正向老君峪移动,疑似要偷袭兵工厂!
"果然!"陈征恍然大悟,"山本这是要和李云龙算总账!"他立刻下令,"全团紧急集合,回援老君峪!"
部队连夜急行军,终于在黎明时分赶到老君峪外围。远远望去,兵工厂方向一片平静,但陈征心中的不安却越来越强烈。
"不对劲..."他低声自语,"太安静了。"
果然,侦察兵带回惊人消息:兵工厂外围阵地完好无损,但内部却枪声大作!李云龙团部遭到突袭,正在激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