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思辰语气平稳:
“这些资料,你拿去印证。需要我出人、出技术、出产线,我全力配合。”
宋修杰怔住了。他不是第一次接触伍思辰的成果,但这一次……依旧被震得头皮发麻。
“这不是‘配合’,这是提前十年把工程路径都铺好了啊……”
他缓缓点头,眼神带着难以掩饰的敬意:
“伍总,你是真正的国家战略级战力。”
“这份文件,我会立即送往中枢指挥厅。可以说,有了这三项技术,藏江工程——从难如登天,变成了势在必行!”
伍思辰微微一笑,没有说话,手中轻敲桌面,仿佛又在调取另一段属于未来的蓝图。
龙都·国家中枢能源战略会议室
夜已深沉,窗外风雪呼啸,而会议室内却灯火通明、气氛紧绷。桌面上,一份厚重的技术资料“咚”地一声被放下,打破沉默。
宋修杰面色沉稳,声音铿锵:
“这是伍思辰刚刚提交的——关于藏江特大水电工程的技术方案。”
他环视全场,继续道:
“不到两个小时,他提出了三项核心技术,每一项,几乎都精准击中了我们工程推进的关键难题。”
随着他话音落下,会议室正前方的弧形巨幕瞬间点亮,三项技术的3D全息影像依次浮现。
·离子电浆破岩盾构系统
采用等离子电弧+高频震荡双模联动技术,号称可在平均密度8级的高原岩层中“如热刀切奶油”,掘进效率较传统提升数倍以上。
·吊载50吨级巨型直升机方案
氢电混合推进系统,全垂直起降、零跑道依赖,适配复杂地形和高原气候,适合大型设备高空吊运。
·高熵合金+相变涂层发电叶片技术
具备超高压与高温环境下的自修复能力,结构强度是传统材料的3倍,设计寿命大幅延长。
当全息影像加载完毕,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
几秒钟后,一位头发斑白的老院士缓缓坐直,眼神凝重,语气中带着抑制不住的惊叹:
“这些……哪怕是我们全国实验体系集中攻坚,五年都未必能做成。伍思辰,居然已经走在了应用层面?”
另一位负责西部基建调度的老干部则脸色震撼,低声感慨:
“这不是在‘攻克难点’……他是直接把整个难度阶梯,变成了一部电梯。”
主席台上的几位高层也终于露出罕见的神色变化。
一人缓缓开口,声音里压着惊喜:
“我们原本最大的担忧,是这项目拖期十年、投产遥遥无期……可现在,所有技术门槛,已经被他用一份方案踩在了脚下。”
他看向指挥中枢:“通知西南战备建设指挥部——藏江特大水电站,全面启动!”
次日·国家实验室·高级装备研究中心
清晨六点,技术封闭实验区早已人满为患。三块投影墙前,数十位科研骨干围拢观察,墙上分布着三项技术的详细3D剖面模拟。
尤其是那台新型的离子盾构原型,刚完成了高原地质结构下500小时虚拟测试,其穿透效率被标注为“812%提升”,引起阵阵低呼。
一位青年研究员眼睛都亮了,喃喃道:
“这……这哪是解决工程难点?这是在定义未来基建方式啊。”
“吊载50吨、氢电混推、免跑道起降……”
另一位女博士握紧拳头,眼里是难以抑制的振奋:
“这台直升机如果真能量产……全球航空工程都要重写教材!”
而材料测试实验室中,科研员将高熵合金样本加热至2000℃,丝毫未见结构崩溃,再注入高压水冲击,表层瞬间出现微观自愈——周围人一片哗然。
“这材料……甚至能让发电叶片服役一代传三代!”
国家能源体系的技术中枢,就此彻底沸腾!
喜欢我为国家献科技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我为国家献科技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