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鲁班的机关箱子虽然解决了货物运输的燃眉之急,但仓库里积压的存货依然像座小山,看得贾仁义心头滴血。香皂和香水的生产并未停歇,可商会的打压让销路变得举步维艰。
"大人,再这样下去,咱们的库房就要被塞爆了。"贾仁义指着账本上停滞不动的销售数字,眉头拧成了疙瘩。
李文渊盯着窗外熙熙攘攘的街道,忽然问道:"贾仁义,如果你手里有一件人人都想要,但偏偏不容易得到的东西,你会怎么做?"
贾仁义愣了一下,随即眼中精光一闪:"物以稀为贵!越是难得,越显珍贵!大人的意思是……?"
"没错,"李文渊转过身,嘴角勾起一抹算计的笑,"我们不卖了。"
"不卖了?"一旁的赵虎傻了眼,"那堆成山的香皂怎么办?"
"不是真的不卖,"李文渊解释道,"是让他们想买却不容易买到。"
贾仁义立刻心领神会,兴奋地搓着手:"妙啊!大人此计甚妙!咱们来个'欲擒故纵'!"
说干就干。第二天,京城里几个最热闹的茶楼酒肆,开始流传起一些关于"李记"香皂和香水的神秘传闻。
"听说了吗?李大人那香皂,用料极其讲究,有一味香料只产自西域雪山之巅,一年也采不了几两!"
"何止啊!那香水更是了得,据说要在月圆之夜,由未出阁的少女亲手采摘花瓣,再用秘法窖藏九九八十一天才能制成!"
"怪不得市面上见不着了,原来这般难得!"
流言越传越神,很快,"李记"产品的名声不胫而走,勾得那些用惯了的老主顾心痒难耐。
与此同时,"李记"位于城南的铺面却挂出了"货源紧张,暂停售卖"的牌子。偶尔有几个身份不凡的客人被请进内室,出来时都小心翼翼地揣着个小包裹,脸上带着庆幸和得意的神色。
这天,礼部侍郎的夫人亲自登门,指名要买十块玫瑰香皂和五瓶茉莉香水。贾仁义一脸为难:"夫人,实在对不住。玫瑰香皂这个月就做了三十块,早就被几位王妃和郡主预定了。茉莉香水更是稀缺,下批还得等半个月。"
侍郎夫人顿时急了:"一块都没有了?我出双倍价钱!"
"这不是钱的问题,"贾仁义赔着笑脸,"实在是材料难寻,工艺复杂。要不……您先登记一下,等下一批货到了,我第一时间给您送去?"
好说歹说,最后只"挤"出一块样品香皂卖给侍郎夫人,还再三叮嘱"千万别声张"。
类似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越是买不到,想买的人就越多。"李记"产品的名声在这种人为制造的稀缺中水涨船高,甚至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时机成熟,贾仁义开始了第二步。他精心设计了一种精美的"会员凭证",分为金、银、铜三等。持有金卡的客人可以优先购买限量产品,银卡客人享受定期配送,铜卡客人则能在缺货时预留名额。
这些凭证并不公开售卖,而是由贾仁义"慎重"地赠送给那些有头有脸的熟客。得到凭证的人仿佛得了莫大的面子,对"李记"更是趋之若鹜。
"贾兄,你看我这关系,能不能也给弄一张金卡?"一个富商拉着贾仁义,悄悄塞过一张银票。
贾仁义义正辞严地推开:"王老板,这不是钱的事。金卡名额有限,都是留给像侍郎夫人、尚书千金那样的贵客。您这……再等等,再等等啊。"
这番做派,反而更坐实了"李记"产品高不可攀的地位。
仓库里的存货通过这种隐秘的渠道,悄然流向市场,价格却比原来翻了好几番。一块成本不过几十文的香皂,如今在黑市上能被炒到二三两银子。
"大人,您看!"贾仁义捧着账本,激动得手都在抖,"这个月的利润,比上个月翻了五倍!库存也清掉了一大半!"
李文渊看着账本上惊人的数字,却没有太多意外。在现代社会,这种饥饿营销和会员制早已被验证过无数次。他只是没想到,拿到古代来效果竟然这么好。
"还不够,"李文渊摇摇头,"我们要让'李记'变成一个标志,一种风潮。"
他让赛鲁班设计了一批造型别致的小玩意——会发光的琉璃镇纸、能自动报时的迷你水钟、折叠起来只有巴掌大的绸扇……每一样都做工精巧,与众不同。
这些"奇葩商品"并不单独售卖,而是作为购买香皂香水达到一定金额的"赠品"。为了得到这些独一无二的小玩意,那些贵妇千金们更是疯狂下单,往往为了凑够金额,买下远超实际需要的香皂。
"疯了,都疯了……"百晓生看着门庭若市的店铺(虽然依旧挂着暂停营业的牌子),喃喃自语,"这些人花钱怎么跟流水似的?"
贾仁义嘿嘿一笑:"这你就不懂了。她们买的不是香皂,是面子,是身份。"
然而,树大招风。"李记"的火爆很快引起了商会更激烈的反扑。
这天清晨,店铺刚开门,就见门口被人泼了秽物,墙上还用红漆写着"妖店"两个大字。
"欺人太甚!"赵虎气得就要去找商会算账。
"站住。"李文渊喝住他,"他们越是这样,越说明我们做对了。"
他吩咐贾仁义:"去,找几个说书先生,把咱们店铺被泼污的事情编成段子,重点突出商会如何欺行霸市,而我们如何坚持匠心,宁缺毋滥。"
果然,经过说书先生的渲染,商会的行为激起了不少人的反感,而"李记"的形象反而更加高大。甚至有些原本中立的商户,也开始暗中向"李记"示好。
"大人,商会那边好像坐不住了。"百晓生回报,"钱不多这几天接连拜会了好几个官员。"
李文渊站在二楼的窗前,看着楼下依旧络绎不绝的"会员"们,嘴角泛起一丝冷意。
"让他们跳吧。等他们跳得最高的时候,就是摔得最惨的时候。"
他知道,商会的反击绝不会止步于此。但他更清楚,掌握了"人心"和"稀缺"这两件利器,他已经在这场不见硝烟的商战中,占据了不败之地。
接下来的每一步,都需要更加谨慎。因为对手的反扑,一定会更加凶猛。
喜欢这个系统比我还不靠谱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这个系统比我还不靠谱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