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牌与石门上那不起眼的凹槽严丝合缝地契合的瞬间,一股微不可察的灵力波动自令牌与石门接触点荡漾开来。那枚看似粗糙的黑玄岩令牌表面,掠过一道极其黯淡、几乎与岩石本身色泽融为一体的乌光。
紧接着,一阵低沉厚重、仿佛来自大地深处的“嘎吱”声缓缓响起。那扇沉重无比、不知封闭了多少岁月的黑玄岩石门,并未像寻常机关那样向两侧滑开或向内开启,而是如同沉入水中的巨礁般,悄无声息地向下沉入了门槛之下的基座之中,露出了其后幽深漆黑的通道。
一股干燥、微凉、带着淡淡矿石尘埃气息的空气从中涌出,扑面而来。这气息并不难闻,只是异常干净,干净得仿佛滤掉了一切杂质,包括那本该蕴含其中的天地灵气。林闲深吸一口,只觉得空气清冽,但灵气含量确实稀薄得可怜,几乎与外界那片死寂的黑色岩原一般无二,甚至更为“干净”——这是一种近乎虚无的空洞感。
他迈步而入,身影没入黑暗之中。身后的石门又在一阵低沉的摩擦声中缓缓上升,直至严丝合缝地闭合,将外界那片单调压抑的黑色世界彻底隔绝开来。洞府内部并非一片彻底的漆黑,墙壁上不规则地镶嵌着几颗鸽蛋大小、散发着柔和苍白光芒的萤石,提供了基础的照明。光线虽不强烈,但足以让他看清内里的情形。
洞府的内部空间比他外门的那个小窝要宽敞不少,大约有外间的两三倍大。显然是经过宗门统一的基础开凿修整,格局方正规整,横平竖直,带着一种实用至上的冷漠感。格局非常简单:一个还算宽敞的客厅兼修炼区,地面和墙壁都是打磨得略显粗糙的黑玄岩,触手冰凉坚硬;角落里摆着一张同样材质的粗糙石床,光秃秃的,连个垫子都没有;旁边还有一扇紧闭的小石门,看样子是专门的修炼静室。除此之外,空空荡荡,别无他物,家徒四壁的清冷感扑面而来。
这里唯一的好处,或许就是极致的干净和绝对的安静。静到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细微的呼吸声、心跳声,甚至血液流动的微弱声响。厚厚的黑玄岩层将外界的一切声音完美隔绝,这种仿佛被整个世界遗忘的绝对寂静,对于喜好热闹、耐不住寂寞的人来说,无异于一种精神上的酷刑监牢。但对于骨子里缺乏安全感、一心只想找个乌龟壳躲起来安稳发育的林闲而言,这种被厚实岩层紧密包裹的沉寂,反而带来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沉甸甸的安心感。
他没有急着感叹环境的简陋抑或欣赏这份“宁静”,而是首先仔细检查了一遍洞府自带的基础阵法。神识细细扫过几个关键的阵法节点,果然如那执事弟子所言,一个简单的“除尘阵”和一个效果微弱到几乎感觉不到的“聚灵阵”还在勉力运转,但也仅此而已了。那个号称“完好”的防御禁制,强度恐怕只够防一下炼气初期的修士不小心撞上来,或者在最理想状态下,发出一次微弱的光芒警示有人闯入,聊胜于无。
“果然是一块彻头彻尾、无人问津的废地。”林闲低声自语,语气里却听不出多少失望,反而带着一种“果然如此”的确认感和一丝跃跃欲试的兴奋。他真正期待的,本就不是这些流于表面的东西。
他深吸一口气,不再关注洞府内部的简陋与贫瘠,而是彻底沉下心来,盘膝坐在冰冷坚硬的地面上。他将自身远超同阶修士的灵识缓缓铺展开来,如同最精密的传感器,开始一寸寸地感知这片区域更深处、更细微的岩层结构与能量波动。与此同时,他在心中默念:“系统,启动最高精度环境扫描模式,能量聚焦于地质结构解析及深层能量流动异常探测,同步构建三维灵脉模型。”
“指令确认。最高精度深度扫描启动...扫描波束聚焦中...穿透性灵识模拟增强...”系统冰冷机械的提示音响起,比往常多了一丝极细微的“运算”感。
林闲能清晰地“感觉”到,一股无形的、远超他自己灵识精度和穿透力的特殊探测波动,以他为中心,悄无声息却无比坚定地向下方、向四周扩散开去,轻易穿透了坚硬的岩石,不断深入大地。他的脑海中,开始同步浮现出系统反馈的实时数据和初步构建的模型轮廓,线条由模糊逐渐变得清晰。
“岩层结构分析:表层为零点五至一丈普通土层及风化岩屑,其下为厚度超过一百二十丈的致密黑玄岩层主体,结构稳定,灵导性极差,对灵气及灵识波动均有极强屏蔽、吸收效果。”
“浅层能量波动扫描:地表灵气浓度,0.7标准单位(极低)。地表以下一丈,灵气浓度,0.5标准单位...地表以下三丈,灵气浓度,0.2标准单位...地表以下五丈,灵气浓度,0.1标准单位...”
数据一路走低,越来越接近于无,似乎完美印证着这里就是一块灵脉彻底枯竭死亡的废地,那稀薄的灵气不过是天地间无所不在的背景辐射罢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