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号” 飞船在宇宙星海中平稳航行,航向直指最近的 “智慧节点” 聚集区。王世明站在驾驶舱的观察窗前,手中捧着那份由淡金色 “智慧节点” 提供的宇宙 “智慧节点” 分布图,指尖在星图上轻轻滑动,目光停留在标注着十个未激活 “智慧节点” 的区域。
“按照当前的航行速度,预计三天后就能抵达‘智慧节点’聚集区。” 李锐走到王世明身边,递过一份航行数据报告,“飞船的所有设备都已修复完毕,能量储备充足,足以支撑我们在聚集区建立科研基地和防御基地的初期工作。”
星璇的光点从控制台旁飞来,落在分布图上的聚集区位置:“我已经对‘智慧节点’聚集区进行了初步扫描,发现这个区域的宇宙环境比较复杂,周围环绕着大量的小行星带,而且存在微弱的空间磁场,可能会对我们的设备和‘智慧节点’的激活工作造成一定影响。”
光痕的能量手环微微闪烁,意识能量延伸向宇宙深处,感知着聚集区的情况:“我还感受到聚集区的‘智慧节点’之间存在着微弱的意识连接,它们像是一个整体,共同维持着区域内的能量平衡。如果我们激活其中一个‘智慧节点’,很可能会影响到其他‘智慧节点’的状态,需要制定详细的激活顺序和方案。”
王世明点点头,将分布图投影到全息屏幕上,对众人说道:“这次前往‘智慧节点’聚集区,建立科研基地和防御基地是基础,激活‘智慧节点’是核心任务。但聚集区的环境复杂,‘智慧节点’之间又存在意识连接,我们必须谨慎行事。接下来的三天里,大家要做好以下准备:李锐,你负责分析聚集区的小行星带和空间磁场数据,制定安全的飞船停靠和基地建设方案;星璇,你根据‘智慧节点’之间的意识连接情况,设计合理的激活顺序和技术方案;光痕,你持续感知聚集区‘智慧节点’的意识状态,记录它们的能量波动规律;我则负责整合大家的方案,制定出完整的聚集区任务计划。”
“明白!” 众人齐声应道,随后各自投入到准备工作中。
接下来的三天,“探索号” 飞船上的每个人都在紧张忙碌着。李锐将聚集区的小行星带和空间磁场数据整理成三维模型,在模型中模拟飞船的停靠路线和基地建设位置,不断优化方案,确保安全无虞;星璇通过分析 “智慧节点” 之间的意识连接强度,制定出 “由弱到强、循序渐进” 的激活顺序,并设计出针对性的激活技术方案,避免激活过程中对其他 “智慧节点” 造成干扰;光痕则详细记录着每个 “智慧节点” 的能量波动规律,为激活方案的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终于,在第三天的清晨,“探索号” 飞船抵达了 “智慧节点” 聚集区。从舷窗向外望去,聚集区的景象令人震撼:无数颗小行星在宇宙中缓缓穿梭,形成一道道壮观的小行星带;十个未激活的 “智慧节点” 如同十颗沉睡的星球,散落在小行星带之间,散发着微弱却稳定的意识能量波动。
“准备停靠!” 李锐操控着飞船,按照预先制定的路线,小心翼翼地避开小行星带,向着聚集区中心的一片空旷区域飞去。这片区域的空间磁场相对较弱,且周围没有大型小行星,是建立基地的理想位置。
飞船平稳停靠后,王世明带领着众人走出飞船,踏上了这片陌生的宇宙区域。脚下的土地是一颗废弃行星的表面,布满了细小的陨石坑,周围是漆黑的宇宙和闪烁的星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宇宙尘埃气息。
“开始建立科研基地和防御基地!” 王世明一声令下,各个团队立刻行动起来。艾拉带领着奥罗拉文明的科研团队,将光粒子能量设备从飞船上搬运下来,开始搭建光粒子能量供应系统,为基地和后续 “智慧节点” 的激活提供能量支持;科恩带领着阿尔法文明和泰坦文明的军事团队,搭建防御工事,部署能量护盾和武器系统,防范小行星撞击和潜在的外来威胁;李锐、星璇和光痕则围绕着第一个要激活的 “智慧节点”,搭建临时的激活实验平台,调试设备参数。
基地建设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艾拉团队的光粒子能量供应系统很快就搭建完成,淡金色的光粒子能量在设备中流动,为整个基地提供了稳定的能量;科恩团队的防御工事也已完工,一道淡蓝色的能量护盾笼罩着基地,周围的武器系统对准小行星带,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李锐、星璇和光痕搭建的激活实验平台也已调试完毕,设备运行正常,只待最佳的激活时机。
“根据光痕记录的能量波动规律,第一个‘智慧节点’将在两小时后进入能量活跃期,此时激活它的成功率最高,对其他‘智慧节点’的干扰也最小。” 星璇向王世明汇报着情况。
王世明点点头,说道:“大家做好激活准备!艾拉,确保光粒子能量供应稳定;科恩,加强基地的防御监测,防止意外情况发生;李锐、星璇、光痕,你们负责激活实验的具体操作,我来指挥协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