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三八小说 >> 三国之王者降临 >> 第二百六十二章 并州之政(三)

第二百六十二章 并州之政(三)

王安石的青苗法,就是直接把常平仓里平时用来借贷、赈济的粮食换成现钱,然后贷给农村百姓。百姓借贷的时候,必须由贫富相保。由富户来充当甲头做保人。如果贷款的人还不起钱跑路了,就拿富户是问。又把百姓分为五等,最穷五等户的贷款不能超过一贯五百文,第一等户贷款最高不能超过十五贯。还款时利息百分之二十到三十之间。一年分夏、秋两季借贷,正月三十、五月三十放贷;五月、十月收贷。

百姓在日常生活和进行生产活动时,必然少不了钱。但普通百姓用来换钱的,除了他们辛苦种出来的粮食、织出来的布,便别无他物。在要急用钱时,总不可能把一家子的口粮都给卖了吧?而且你越是急难之时,商贾就越会压价。搞不好粮食反而卖不出什么好价钱。

于是百姓们就只能去找那些豪强富户借钱,富户们又不是做慈善的,借钱给你可以啊。拿房子田地来抵押。还不起没关系,直接收了你的田地宅院就行了。而民间借贷,虽然当时宋朝官府有明文规定,每月利息不得超过六分。但后世的高利贷违法都一样有无数人钻空子,宋朝又怎么会有人想不到呢。后世那些搞贷款的收什么手续费之类的,都是向我们的祖宗学习的。

百姓们被这么一搞,自然是想还也还不起。于是到了最后,田地都没了,搞不好人也要变成奴婢佃户。有鉴于此,为了平息越来越激烈的土地兼并和社会矛盾,顺便也给朝廷搞创收,王安石顺理成章的推出了青苗法。

青苗法全面推广之时,王安石和其他人就在一部分地区搞过试点,反应上来效果都很好。官府增加了收入,百官得了实惠。唯一遭到损失的,就是民间的富户豪强们。没人找他们借钱了,他们所垂涎的高额利息和土地都变成了泡影。

而为了控制地方官员乱来,王安石甚至还规定了青苗法不准搞强行摊派。只能贷给那些确实有需要的人。不想贷的,不许强行放贷。

可惜政策是好政策,到了地方却是变了样。地方官员为了政绩,为了创收。哪里管你这许多。不但大搞强行摊派,还非得把钱借给有经济实力还得起利息本金的富户。富户不要都不行。而真正想要贷款的穷苦百姓,却是只能想一想,连负责放贷的官员的面都见不到。

这么搞,自然是全国骂声一片。支持的骂,反对的也骂。搞得王安石那是焦头烂额。

对这段故事非常清楚的李利,自然不会再犯王安石的同样错误。所以他谨慎又谨慎,把所有的纰漏想了又想,方案改了又改。然后这才召集荀攸、贾诩、钟繇、徐晃、张辽等人开会。

李利道:“这次会议,我们来讨论下常平仓的问题。”

青苗法与常平仓一脉相承。汉朝此时的常平仓已经形同虚设,李利只能从小处开始,先把并州、河东两地的常平仓恢复起来。然后再在常平仓的基础上,引导出青苗法。

汉朝的常平仓,比起唐、宋的常平仓,少了借贷和免费赈灾两个特点。它只具备向京师运粮以及控制市场粮价的功能。

李利也想一并把后世唐、宋的常平仓功能给添加进去。便见李利道:“自桑弘羊设平准法,常平仓已于国朝推行二百余年。此制于国于民皆有利,一朝废弃殊为可惜。吾今欲于河东、并州再设常平仓,储粮以备灾年。”

常平仓运作好了,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制度,在并州和河东再复常平仓,对大家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最起码,手里有粮,心中就不会慌。于是大家纷纷表示同意。

李利对荀攸道:“公达,稍后帮我向朝廷拟表,请复并州、河东常平仓。等并州、河东运行良好,再奏请朝廷,于关中全面施行。”

荀攸拱手应命。

李利又接着道:“常平仓如此大的规模,如此好的制度,却只负责向京师运粮以及丰年收粮、灾年放粮。着实有些可惜。若遇大灾,百姓不得活时,常平仓是否可以放粮赈灾,以济穷困?是否可以将多余的储粮暂借给百姓度过难关,着其境况好时,再行归还?”

这事情,大概情况李利还是和荀攸、贾诩以及钟繇通了下气。但徐晃、张辽、王凌、裴潜、贾逵等人,却是从来没有听说过。

这些人一听李利的计划,不禁心中开始盘算起来。这样的政策表面上是好,但实际操作中可就说不好了。大家都是人精,这灾年赈灾救穷困流民,还要把粮食借贷出去,李利获得了民心,百姓获得了好处。可年年放高利贷,在这一块吃得满嘴流油的大户们的利益,谁来关心呢?

若是官府推出这样的政策,他们会答应吗?肯甘心吗?而在座的诸人,除了贾逵家里穷一点之外,哪一家不是当地的坐地户?哪一家没有放贷的业务?他们都是家族中的精英分子顶梁柱,这放贷到底有多赚钱,他们自然是心知肚明。

要让他们切割这一块出去,心中着实是万分不舍。自己的前途、追求和家族利益发生了冲突,该怎么办?人都是很复杂的,不是每一个人都高尚到不食人间烟火。在座的诸人中,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当中。

对这一切,李利早就在意料之中了。人性莫外如此,现在自己要向在座的人身后的家族砍上一刀,他们不心痛那才叫快。不过既然李利敢提出来,自然也有他解决的方案。

见没人说话,李利就笑道:“你们不用担心家里不肯,只要你们家里愿意停止放贷,宝兴钱庄可以让你们入股。”这话是对着王凌等人说的。像贾诩等人,早就持有了宝兴钱庄的股份,事实上他们的利益已经和李利的利益严密结合捆绑在一起了。

宝兴钱庄是朝廷特许可以铸钱的机构之一,现在宝兴钱庄的网点已经密布关中、并州。凭票通行天下,是宝兴钱庄喊出来的口号,随着并州和关中的互通,没有人再会怀疑宝兴钱庄的前途。而宝兴钱庄,也早就已经开始盈利了。这么一个聚宝盆,他们若是能够参与进去的话,也足以向家里交差了。

喜欢三国之王者降临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三国之王者降临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三国之王者降临最新章节 - 三国之王者降临全文阅读 - 三国之王者降临txt下载 - 黄牛道人的全部小说 - 三国之王者降临 三八小说

猜你喜欢:无敌六皇子流氓帝师穷鬼的上下两千年边军悍卒大乾最狂驸马爷贞观小闲王红楼如此多骄喜唐昏君女帝,我真是大周忠臣大唐:开局拯救小兕子割鹿记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西明离火大秦:化身人屠,祖龙求我别杀了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让你开枝散叶,你带七名罪女造反?穿成农夫,从服徭役开始进步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明世祖,中兴大明赘婿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大唐十万里我在大唐卖烧烤锦衣卫:我们老大有点鸡贼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
完本推荐:十日终焉全文阅读穷鬼的上下两千年全文阅读剑道第一仙全文阅读攀高枝全文阅读上午毁我丹田,下午在你坟前烧纸全文阅读官场之绝对权力全文阅读我的法宝都是规则系全文阅读万古第一废材全文阅读官海沉浮之美人泪全文阅读这游戏也太真实了全文阅读官场:被贬后,我强大身世曝光全文阅读综武:我就是朝廷鹰犬全文阅读流氓帝师全文阅读帝御无疆全文阅读全民巨鱼求生:我能听到巨鱼心声全文阅读儒道至圣全文阅读快穿之炮灰得偿所愿全文阅读重生80年代当军嫂全文阅读仕途人生全文阅读灭族之夜,大帝的我被后人召唤全文阅读
最近更新: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强嫁权臣捂不热,我换夫你慌啥?他不是孤儿!他竟是京圈太子爷?权力巅峰:从中医开始问鼎青云重生六零:娇娇女掏空家产去随军逆天盛宠,狂妃一身反骨超难哄重生76:觉醒空间,宠妻致富我都要剑道圣君魔头她干甚去了无量戏被弃侯门主母?二嫁辅国公杀疯了超能:我有一面复刻镜神级选择:带土,快来继承火影女王从顶流做起国民影帝暗恋我总裁镇不住少奶奶了这宿主绝了,让他替反派死他真死甜蜜隐婚:影后恃宠而娇开局一条河,装备全靠捡大佬今天要立遗嘱了吗她不伺候后,京圈太子们急疯了资本家小姐下乡,科研撩夫样样行!末世之有个团队会更好直播读心毛茸茸,狂赚百亿赢麻了君上,你没搞错陵中鸟亮剑:开局手搓飞雷炮,老李乐疯了!五年必死?修仙模拟器,开!被分手后,我反手契约白虎校花!重生领证前,娇小姐搬空家产随军

三国之王者降临最新章节手机版 - 三国之王者降临全文阅读手机版 - 三国之王者降临txt下载手机版 - 黄牛道人的全部小说 - 三国之王者降临 三八小说移动版 - 三八小说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