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高考还有33天的课间,林溪正趴在桌上,跟着陆知行复盘数学错题,就听见教室门口传来熟悉的声音——是苏晓晓,手里抱着一摞厚厚的资料,肩膀都被压得微微下沉,身后还跟着隔壁班的学长,手里也拎着两个文件夹,正小心翼翼地帮她扶着资料的边角。
“溪溪!知行!江翊!”苏晓晓看到他们,眼睛一亮,脚步都快了些,走到林溪座位旁,才轻轻把资料放在空桌上,长长舒了口气,“可算搬过来了,太重了,差点没拿稳。”
江翊赶紧凑过来,看着桌上堆得半尺高的资料,眼睛都瞪大了:“晓晓姐,你这是搬了个图书馆过来啊?这么多资料,都是你的?”
“不是我买的,是他给的。”苏晓晓指了指身后的学长,脸颊微微泛红,语气里带着点不好意思,“他说这是他整理的近三年高考真题、高频考点笔记,还有文综的时政热点总结,让我拿着用,说33天里针对性复习,能提不少分。”
学长笑着走上前,把手里的文件夹递给林溪和江翊:“这里面有两份复印的资料,一份是数学的高频考点,一份是英语作文模板,林溪同学之前说数学有点薄弱,江翊同学说英语完形总错,你们可以拿着看看,说不定能帮上忙。”
林溪接过文件夹,打开一看,里面的资料整理得格外整齐——数学高频考点按题型分类,每类下面都附了真题例题和解题步骤,还标了“易错点”和“解题技巧”;英语作文模板分了书信、演讲稿、议论文等类型,开头结尾都给了固定句式,中间还留了可替换的内容,方便根据题目调整。
“学长,你也太细心了吧!”林溪忍不住感叹,“这些资料整理下来,肯定花了不少时间,居然还特意给我们复印了一份。”
“没事,都是之前复习的时候整理的,现在用不上了,给你们正好。”学长挠了挠头,目光落在苏晓晓身上,语气温柔,“晓晓的文综不错,但数学选择题总错,我在资料里标了她要重点练的题型,让她每天做5道,33天下来肯定能有进步。”
江翊翻着手里的英语资料,眼睛都亮了:“哇!学长,你这英语完形填空的技巧总结也太实用了吧!我之前总凭感觉选,错一半,现在有了这个,我33天肯定能把英语再提5分,稳坐第一!”
苏晓晓被江翊的话逗笑了,轻轻拍了他一下:“别总想着稳坐第一,好好复习才是真的。学长给的资料这么好,咱们都得好好用,别浪费了他的心思。”
陆知行也翻了翻资料,点点头说:“这些资料很贴合高考考点,比市面上买的教辅书管用多了。晓晓,你按学长标的重点来,每天练几道题,我和溪溪、江翊要是有不会的,咱们也能一起讨论,33天里互相补短板。”
“嗯!”苏晓晓点点头,眼里满是欢喜。她看着桌上的资料,又看了看身边的学长,心里暖暖的——昨天她跟学长说“文综时政总记混,数学选择题也没把握”,没想到学长今天就把整理好的资料送来了,还特意给林溪、江翊也准备了份,连每个人的薄弱点都记得清清楚楚。
课间的时间过得很快,眼看要上课了,学长叮嘱苏晓晓:“别因为资料多就着急,每天按计划看,不用贪多,重点是吃透。要是有不会的题,随时找我,我课间或者晚自习后都有空。”
“嗯,我知道了,谢谢你。”苏晓晓点点头,看着学长转身离开,直到他走进隔壁班的教室,才收回目光,嘴角还带着浅浅的笑意。
上课铃响后,林溪把学长给的数学资料放进书包里,心里满是踏实。她想起这段备考时光,好像总有人在默默为她付出——陆知行每天早上的叫醒电话和整理的笔记,江翊每天的热牛奶和助眠音乐,苏晓晓课间陪她背文综,现在还有学长特意准备的复习资料。
这些细碎的温暖,像一束束光,照亮了紧张的备考路,让她不再害怕“时间不够”“差距太大”,只想着好好利用这33天,把资料吃透,把薄弱点补上,和身边的人一起,朝着各自的目标努力。
下午自习课,苏晓晓按照学长的叮嘱,拿出数学资料,开始做重点标注的选择题。遇到不会的题,她就先标记下来,等课间的时候问林溪和陆知行。林溪也拿出资料,开始练薄弱的导数基础题,陆知行在旁边帮她把关,遇到思路错的地方,就轻轻提醒她,帮她梳理思路。
江翊则拿着英语资料,在旁边认真记完形填空的技巧,偶尔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凑过来问陆知行:“知行,你看这个‘上下文语境分析法’,是不是不管什么题都能用啊?我要是遇到不会的,就先找上下文的提示,对不对?”
陆知行笑着点头:“差不多,但也要结合语法,不能只看语境。你先按这个方法练几天,遇到错的题,咱们一起分析原因,慢慢就熟练了。”
教室里很安静,只有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还有偶尔响起的小声讨论。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桌上的资料上,也洒在他们认真的脸上,温暖又明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