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到畑俊六的命令之后,日军在前线的几个指挥官人直接傻眼了。
现在的情况明摆着,八路军是在对他们发起进攻。
结果畑俊六居然还睁眼说瞎话,说什么八路军仅仅只是配合苏联,牵制华东地区日军的行动?
牵制个屁呀。
这个时间点,如果八路军真的想要牵制日军的话,那怎么说也该向东北的关东军发起进攻。
而不是向华东地区的这个7个师团和5个独立混成旅团发起进攻。
关东军北上就能直接进攻远东,在华东地区的中国派遣军拿头去打苏联?
华东的中国派遣军残部,距离苏联国土最近的地方,是海参崴。
距离达到了1600公里。
1600公里的距离,中国派遣军在华东所部要是真的能够对这里产生威胁,那还怕什么八路军啊。
这就是此时这些日军师团长心里的写照。
而为什么他们反应会这么剧烈?
那这就不得不提到当前华东日军的战略方案了。
在华北决战之后,中国派遣军内部极度震撼。
他们清楚华北决战时候的日军实力。
所以在华北决战惨败之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华东和华南都守不住了。
核心的理由十分简单而直白,那就是日军实力不够了。
在畑俊六抵达华东地区之后,尽管华东的日军实力得到了增强,但还是远远不够。
现在的实际情况情况就是,在华东地区的日军只有7个师团和5个独立混成旅团。
这点兵力,别说八路军看不起他们,就连日军内部自己都看不起这点儿的兵力。
在华北决战的时候,日军24个师团和9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兵力都惨败于八路军之手。
现在就凭他们这点儿兵力,怎么可能阻拦得住八路军的进攻?
他们唯一能够依赖的就是长江天堑。
但这又引发出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八路军手中的底牌有多少?他们不知道。
从40年4月份开始,鬼子也和八路军前前后后纠缠了一年多的时间了。
尽管鬼子高层对于八路军当前情况掌握的资料还是不够,但是他们现在也已经大概能从之前的失败中总结出一些规律了。
八路军不会去做没有把握的事情。
这是他们在这些事情里面总结出来的最大的一条规律。
他们之所以沿着长江布设防线,就是希望借助长江防线来阻拦八路军渡过长江。
可是八路军一旦进攻,就意味着他们有能够打破长江防线的办法。
八路军的武器装备中,有一种能够直接下水在水中使用的两栖坦克(也即86式步战车),这点鬼子高层很早之前就知道了。
所以,即便放在现有的情报来分析的话,八路军会被长江这一道防线给堵住的可能性也没有那么大。
既然现在八路军已经有打算发动进攻,那么八路军手中就应该已经有能够渡过长江的装备了。
看似上述【用长江防线防御八路军】,但【八路军发动进攻就意味着长江防线拦不住八路军】这两个观点前后矛盾,似乎华东日军当前所做的部署是一个无用的部署。
可实际上,这两点也就是当前日军做出这些部署的前提条件,也更是日军内部矛盾的一种体现。
也正是基于上述的观点,畑俊六虽然做出了沿江防御的态势,然而实际上,他早就已经做好了撤退的准备。
而且还是一旦八路军正式大规模发动攻击,且在这期间,他发现八路军有能够渡江的装备,他就立马组织兵力撤退到杭州,并且进一步撤退到舟山岛上。
所以,这时候的畑俊六为什么会做出八路军只是佯攻的这么一个假设,难道他就不知道八路军当前的实力吗?
不,他可太知道当前八路军的实力到底有多么的强大了。
正是因为知道八路军当前的强大,所以他就必须认定当前的八路军并不是真的要发动进攻。
唯有这样,他才能够命令部队继续坚守当前的阵地。
否则,按照原定的既定部署,八路军既然是要发动大规模的进攻,那华东日军就需要撤退了。
畑俊六和之前的中国派遣军司令官有所不同,他真正特殊的地方,就在于他是一个知道且参与了当前日军高层所制定的战略,并且还实际为这个战略展开行动的。
日军现在的战略方向,核心就是拖时间。
德国已经发动了对苏进攻,并且现在已经取得了优势,尽管这个优势现在看来还很小。
但是,只要时间能够拖得下去,苏联被德国进攻的过程中,苏联方面就不再可能有能力去支援八路军。
失去了物资支援的八路军将会变成一年前的那种游击队性质的部队,届时,日军将再度掌握局势。
这就是当前日军内部对于未来战略的规划。
看似是天方夜谭,然而这就是当前日军方面唯一还有可能能够赢得战争的方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