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月十五,皇帝驾临朝天宫。周老先生通过旧日同僚,设法让玉娘混入献香的民女队伍。当玉娘跪献香烛时,突然高举状纸,口称冤枉。皇帝阅罢状纸,龙颜大怒,当即下旨重审薛通判一案。
三司会审,真相大白。严千户被革职查办,薛家冤情得雪。正值秋闱放榜,沈渊高中举人。双喜临门,赵毅大摆宴席为二人完婚。洞房花烛夜,玉娘从妆奁中取出一方青玉案,与沈渊那枚印章竟是一对。原来沈渊祖父与玉娘外祖父当年同窗时,曾将一方青玉剖成两半,各刻印章,约定后代结为姻亲。
次年春闱,沈渊进士及第,殿试时因策论精辟,被选入翰林院。这日正在翰林院当值,忽闻外面喧哗。出门一看,却见赵毅被几个侍卫押着过来。细问才知,赵毅为替阵亡同袍讨饷,打了兵部侍郎的儿子。
沈渊急忙求见首辅徐阶。徐阁老听罢沉吟道:“赵毅虽情有可原,但殴打朝廷命官之子,按律当流放三千里。”沈渊跪地苦求,徐阶方道:“除非他能戴罪立功。如今东南倭患又起,他若愿往参军,或可免罪。”
赵毅闻讯,慨然道:“大丈夫正当马革裹尸!”即日启程赴浙。临行将一枚虎符交给沈渊:“我若三年不归,便替我照顾老母。”
谁知这一去便是音讯全无。转眼三年将尽,沈渊已升任南京通判。这日正在衙中理事,忽有乞丐送来血书一封,竟是赵毅笔迹。原来他屡立战功,却被上司冒功陷害,如今囚在福州大牢。
沈渊当即告假,星夜兼程赶往福州。查访得知,那冒功的参将乃是严嵩义子,在地方一手遮天。沈渊改扮商人,用重金买通狱卒,终在大牢最深处见到赵毅。只见他浑身伤痕,瘦骨嶙峋,却目光如炬。
当夜,沈渊潜入参将府盗取罪证,不慎触响机关。危急时刻,忽有个蒙面人出手相救,竟是静慧师太的俗家侄儿。二人取得账册,正要离开,却被巡夜兵士发现。沈渊急中生智,将账册塞进鱼腹,投入院中池塘。
次日参将发现账册丢失,大怒之下封锁全城。沈渊假意献计:“大人何不悬赏寻找?贼人必不敢贸然出城。”参将果然中计,张榜悬赏。第三日,沈渊买通菜农,将藏有账册的鲜鱼送入参将府厨房。那参将吃鱼时咬到硬物,取出一看,正是账册,惊得魂飞魄散。
便在这时,钦差大臣突然驾到。原来沈渊早已通过周老先生上达天听。参将当场被拿下,赵毅冤情得雪。凯旋之日,福州百姓夹道相迎。赵毅官复原职,镇守海防。
这年倭寇大举来犯,赵毅率水师迎敌。沈渊在后方督运粮草,见战事吃紧,亲自押船增援。海战正酣时,忽起大风,沈渊座船被浪打翻。赵毅见状,不顾箭伤,跃入怒海相救。二人抱着一块船板,在海上漂流三日,终被商船所救。
回京叙功,皇帝亲自召见。听闻他们的事迹,钦赐“义重云天”金匾。时值中秋,沈渊与玉娘在庭院赏月,忽闻门外马蹄声。开门一看,赵毅携着个明媚少女,笑道:“快来见过你们嫂嫂!”原来这姑娘是抗倭名将之女,与赵毅在战场上相识相知。
明月当空,三家人团聚共饮。沈渊取出那对青玉印章,见上面不知何时已自然生出缠绵纹路,宛如并蒂莲花。玉娘笑道:“听说祖父当年得此玉时,有道士曾说‘双玉合,天下安’。”众人皆叹造化神奇。
正说笑间,忽有圣旨到,升沈渊为苏州知府,赵毅为浙江总兵。次日赴任,百姓沿街相送。船至姑苏,但见烟雨朦胧中,故里桃花正盛开。
喜欢古风故事集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古风故事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