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新政像一把锋利的犁,在积弊已久的土地上深耕,翻出的不仅是隐匿的田亩与贪腐的罪证,还有无数权贵怨毒的目光。海瑞推行张居正的 “一条鞭法” 将杂税合并征收,堵住了官吏盘剥的漏洞;“清退庄田” 令更是直接触动了皇亲国戚与勋贵们的利益。当弹劾海瑞的奏疏如雪片般涌入紫禁城时,连策问堂的案几都堆不下了 —— 有人说他 “结党营私,培植亲信”,有人骂他 “沽名钓誉,离间君臣”,最恶毒的竟编造出 “通敌倭寇” 的罪名。
朱厚熜坐在案前,指尖划过那些墨迹淋漓的奏疏,每一页都写满了罗织的罪状。刑部尚书站在阶下,大气不敢出,他知道这些弹劾背后是半个朝堂的势力,连徐阶致仕前都隐晦地提醒过 “海刚峰行事过刚,恐招反噬”。
“这些奏疏,你都看过了?” 朱厚熜的声音平静得听不出情绪。
“回陛下,皆已看过。” 刑部尚书躬身答道,“群臣恳请…… 严惩海瑞。”
朱厚熜突然将手中的奏疏重重摔在案上,纸张散落一地。他指着那些文字,目光如炬:“严惩?海瑞所奏,核查田亩、追缴赃款、整顿吏治,哪一条不是实情?哪一条不是为了江山社稷?” 他站起身,走到《天下舆图》前,手指重重戳在江南的位置,“你们看不到他为百姓夺回的万亩良田,看不到库房里新增的税银,只盯着自己腰包里的私利!”
刑部尚书吓得跪倒在地,连称 “臣不敢”。殿内的空气凝滞如铁,谁都没想到,皇帝会如此力挺这个早已激起众怒的海瑞。
可朱厚熜终究没有下旨释放海瑞。他比谁都清楚,此刻的朝堂暗流汹涌,严嵩虽倒,其党羽仍在;勋贵们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若强行保海瑞出狱,只会让他成为众矢之的,甚至可能引来更凶险的暗杀。“将海瑞打入天牢,” 他沉默良久,缓缓开口,“但不准任何人加害,每日供应笔墨书籍,让他在狱中读书。”
这道旨意让满朝文武错愕不已。天牢虽苦,却成了海瑞的避风港 —— 没有严刑拷打,没有威逼利诱,只有一间干净的牢房和堆积的典籍。狱卒们奉命送来《资治通鉴》与《大明律》,看着这位曾经让贪官闻风丧胆的御史,竟真的每日伏案读书,时而蹙眉沉思,时而提笔批注,仿佛外面的风波都与他无关。
深夜的天牢格外寂静,只有巡逻士兵的脚步声偶尔响起。朱厚熜换上便服,独自来到牢房外,没有惊动任何人。透过铁窗的缝隙,他看到海瑞正借着油灯的光朗读《论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的声音清晰传来,在空旷的走廊里回荡。
朱厚熜的脚步顿住了,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起当年海瑞上疏时的决绝,想起他查抄徐阶田产时的公正,想起自己批注 “朕若有这样的臣子,何愁天下不治” 时的激动。可如今,他这位皇帝,却只能用牢狱来保护这样的直臣。
“海卿,” 他对着铁窗轻声说,声音低得几乎被读书声淹没,“再等一等,等朕把朝纲捋顺了,把那些蛀虫一一清除,你再出来。”
牢房里的读书声突然停了。海瑞似乎听到了什么,抬起头望向窗外,却只看到沉沉的夜色。他顿了顿,又继续朗读起来,只是这一次,声音里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坚定。
朱厚熜站在黑暗中,听着重新响起的读书声,悄然转身离去。天牢的石阶冰冷刺骨,却让他更加清醒 —— 保护海瑞,不仅是保护一个忠臣,更是守护自己重整朝纲的决心。他知道这条路有多难,但只要狱中的读书声不断,只要那份刚直的信念还在,他就不能停下脚步。
回到策问堂时,东方已泛起鱼肚白。朱厚熜重新坐到案前,拿起那些弹劾奏疏,这一次,他没有愤怒,只有冷静的审视。他要从这些文字里找出幕后的黑手,要一步步拔掉那些盘根错节的势力。案头的 “嘉靖通宝” 在晨光下闪烁,背面的 “通” 字仿佛在提醒他:通达治理之路,从来都布满荆棘,但只要坚持下去,终会迎来柳暗花明的一天。而狱中的海瑞,便是他必须守护的那束光。
喜欢奇葩皇帝合集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奇葩皇帝合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