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上旬,西安汉王行辕的军事会议室里,气氛肃杀。巨大的沙盘摆在中央,精准地复刻了从关中到中原的山川河流、城池关隘。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李信身上。
“诸位,不等了。”李信的手在沙盘上重重一挥,划过潼关,直指洛阳,“清廷已是强弩之末,两广陆荣廷公然自治,天下人心思动。我们必须以雷霆之势,拿下中原,稳定大局。我决定,东出计划,即刻启动!”
话音刚落,满室将官精神一振,眼中战意升腾。他们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太久。
国防部主官周大勇上前一步,洪声道:“王上,龙骧军团五万将士,早已整装待发,请王上下令!”
李信点了点头,看向他:“好。这次东出,我决定兵分两路,以闪击之势,不给清廷任何反应的时间。”
他拿起一根红色的指挥杆,指向了沙盘。
“东路,由你周大勇亲自挂帅!”李信的指挥杆点在了潼关,“你率龙骧军团五万主力,为东路军。其中,必须包含我们最精锐的两个铁甲车营,以及三十门最新式的后装线膛炮。你们的任务,是出潼关,直扑洛阳!”
他看着周大勇,加重了语气:“我给你修的‘西安-潼关’公路,不是摆设。我让铁路总公司铺设的军用支线,也不是看的。我要你用最快的速度,把部队和重装备运到潼关城下。三天之内,必须拿下潼关!十日之内,兵临洛阳城下!”
“末将领命!”周大勇的回答铿锵有力,他心里清楚,有了铁甲车和后装炮,别说三天,一天之内拿下潼关他都有信心。
李信的指挥杆随即南移,沿着汉水,指向了另一个战略要地——襄阳。
“西路,由南镇军团长贺连山挂帅!”
一名面容刚毅的将领出列:“末将在!”
“你率南镇军团四万主力,为西路军。”李信说道,“你们不走陆路,走水路。沿汉江顺流而下,直取襄阳!我已下令交通部,征调沿江商船,全力配合你们的行动。同样,配给你们一个铁甲车营和二十门后装炮,火炮和部分精锐部队由大型商船运输。”
贺连山有些疑惑:“王上,走水路,目标太大,会不会被清军沿江拦截?”
李信笑了笑:“问得好。清军若有这个能力,湖北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他们的水师早已腐朽不堪,汉江沿岸的防御,更是形同虚设。你们要做的,就是一个字——快!趁他们还没反应过来,大军就已经兵临襄阳城下。襄阳是湖广的门户,控扼汉江,拿下它,就等于切断了清廷从湖广调兵北上的通道,也为我们日后南下,打开了通路。”
他看着贺连山和周大勇,严肃地说道:“你们两路大军,要像两把烧红的钳子,一东一西,同时插进中原这块肥肉里。半个月内,我必须看到洛阳和襄阳的捷报!拿下这两座核心城市后,后续部队会跟上,迅速控制周边府县,建立统治。”
“是!”两名主帅齐声应道。
李信的目光转向了天地会首领陈炎,此人如今已是汉军情报系统和敌后武装的负责人。
“陈炎。”
“属下在。”陈炎躬身。
“你的任务很重。”李信递给他一份密令,“在周大勇和贺连山的大军出发之后,你立刻发动我们在河南、湖北发展的力量,举行起义。不需要你们去攻打坚城,你们要做的,是占领那些防备空虚的县城,切断清军的粮道和通讯,制造混乱,为我大军的行动提供掩护和策应。记住,要打着‘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号,争取民心。”
“属下明白!河南、湖北的兄弟们,已经等不及了!”陈炎的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
最后,李信看向了交通部长沈明和民政部副部长张济。
“沈明,后勤是胜负的关键。我要你保证,东路军每天至少有五列火车的军粮和弹药运抵潼关前线。西路军那边,汉江沿线,每隔五十里,给我设一个补给站,确保贺连山的部队不会断粮。”
“王上放心,铁路和水运都已准备就绪,保证万无一失!”沈明拍着胸脯保证。
“张济,战争免不了伤亡。我给你下的命令是,从医学院抽调最精干的三十名医师,组成两支前线医疗队,分别跟随两路大军。带足了药材和手术器械。不但要救治我们的伤兵,在攻下城池后,还要第一时间救治受伤的百姓,以此来收拢民心。”
“是,王上!医疗队已经整装待命!”张济回答。
一场波及数省、动员近十万大军的庞大战争机器,在李信的调度下,有条不紊地开始运转。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精准高效。
而在京城,胤礽也收到了“汉军可能东出”的模糊情报。他像一个溺水的人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慌忙召集大臣议事。
“传旨!命河南提督,死守潼关!加固城防,增派兵马!”
“传旨!命湖广总督,严防汉江!所有渡口,给我派重兵把守!”
旨意一道道发出,可传到下面,却走了样。
河南绿营提督接到圣旨,愁眉苦脸。他手下那万把绿营兵,多是临时抓来的壮丁,连刀都拿不稳,别说守潼关了。他私下对心腹幕僚抱怨:“守?拿什么守?人家汉军有能打穿城墙的洋炮,还有会自己跑的铁甲怪物。这仗,根本没法打!我看,还是早做打算为好。”
湖北那边更是离谱,绿营副将接到命令,只派了百十个老弱病残,到汉江的几个主要渡口晃了晃,便向上回报“已严密布防”。他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汉军真要打过来,我开门投降便是,说不定还能混个一官半职,何必给这行将就木的大清朝陪葬?
从上到下,弥漫着一股绝望和敷衍的气息。清廷的防御,在汉军强大的攻势面前,已然是千疮百孔,形同虚设。
李信站在巨大的沙盘前,久久不语。他知道,这一战,关乎国运。胜,则中原底定,天下传檄可定。败,则数年心血,毁于一旦。
但他没有丝毫的犹豫和畏惧。他看着沙盘上那两道即将刺出的红色箭头,仿佛已经听到了大汉军旗在洛阳和襄阳城头猎猎作响的声音。
一个新的时代,将由他亲手开启。
喜欢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