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一艘船,”阿雅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最快的船。这一次,我亲自去。”
定义边界的战争,从未停止。而这一次,她将主动踏入风暴眼,去定义……敌人的边界。
阿雅的决定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指挥中心内激起层层波澜。伊莎贝尔和老教授几乎同时出声反对。
“指挥官!你的身体才刚刚恢复!Zeta-9星域是未知的死亡陷阱,连伊莫瑞执政官都陷入绝境,你独自前往太危险了!”伊莎贝尔的声音充满了担忧,全息影像因情绪激动而微微闪烁。
老教授更是急步上前,指着全息星图上那个散发着不祥气息的坐标:“根据伊莫瑞最后传回的信息,‘同化者’的存在意味着‘静默收割者’的战术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它们不再仅仅是毁灭,而是在学习、在进化!这比单纯的毁灭更可怕!我们需要更多数据、更完善的计划,不能让你去冒险!”
阿雅缓缓站起身,虽然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却如同经过淬火的星辰钢,坚定而锐利。她走到星图前,手指点向那个遥远的坐标,又划过灰烬之城周围星域中那些若隐若现、代表“静默收割者”潜在活动的暗红色阴影。
“我们没有时间了。”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伊莫瑞的警告说明,‘静默收割者’的进化速度超乎想象。它们设下陷阱,目标不仅仅是伊莫瑞,很可能是所有响应‘篝火’信号的潜在盟友。每拖延一秒,可能就有一个文明的火种被‘同化’,敌人的力量就增强一分。我们在这里埋头发展,看似安全,实则是在坐以待毙。”
她转过身,目光扫过伊莎贝尔、老教授,以及指挥中心内所有屏息凝神的工作人员。“灰烬之城刚刚站稳脚跟,现实锻炉和生命火种的融合初见成效,但这远远不够。我们需要情报,需要了解敌人进化的具体形态和能力,需要知道其他盟友的现状。被动防御,永远无法赢得战争。只有主动出击,深入虎穴,才能找到敌人的弱点,为灰烬之城,也为所有仍在抗争的文明,争得一线生机。”
她走到中央控制台,将手按在灰烬令牌上,令牌温润的光芒与她眼中的决意交相辉映。“这一次,不是军事远征,而是侦察与情报作战。我需要一艘最快的船,最强的隐匿系统,最小的目标特征。我不是去正面战斗,而是去‘看’,去‘听’,去‘定义’我们真正面对的敌人是什么。”
阿雅的目光最终落在伊莎贝尔和老教授身上,语气缓和了些,却依旧坚定:“伊莎贝尔,老教授,灰烬之城就交给你们了。继续深化锻炉技术,稳固防御,照顾好大家。相信我,我会带着我们需要的情报回来。”
看着阿雅眼中那不容动摇的意志,伊莎贝尔和老教授知道,再多的劝阻也是徒劳。他们了解阿雅,正如阿雅了解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在绝望中点燃希望,在黑暗中寻找光明,这本就是灰烬使者的使命。
“明白了,指挥官。”伊莎贝尔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忧虑,眼神变得锐利起来,“我会立刻组织技术团队,对‘星尘之光’级侦察舰进行极限改装,确保其拥有最强的隐匿和生存能力。”
老教授也重重点头:“我会把实验室最新的‘规则迷彩’和‘信息伪装’技术全部用上!就算是最先进的探测器,也休想轻易发现它!”
命令下达,整个灰烬之城最顶尖的技术力量再次高速运转起来。这一次,目标不是强大的战舰,而是一艘即将潜入无尽黑暗的“幽灵船”。
数日后,灰烬之城最隐秘的船坞内,一艘流线型、通体漆黑、表面没有任何反光、仿佛能吸收一切光线的侦察舰静静停泊着。它比一般的“星尘之光”级更小,更扁平,所有的武器系统都被移除或隐藏,能量全部供给给经过特殊强化的超光速引擎、隐匿系统和一套极其精密的多维度传感器阵列。这就是为阿雅此次行动量身打造的侦察舰——“暗影之眼”号。
出发前夕,阿雅独自一人来到城市中心的灰烬之火纪念碑下。夜幕下的纪念碑散发着温润而坚定的光芒,与天空中那道被暂时稳定的规则缺口遥相呼应。她将手放在冰冷的碑体上,感受着其中流淌的、属于这座城市的坚韧与希望,也感受着脚下核心基石那平稳有力的搏动。
“我会回来的。”她轻声低语,如同立下誓言,“带着真相,带着希望。”
没有盛大的送别,只有伊莎贝尔、老教授等寥寥几人在秘密船坞为阿雅送行。阿雅换上了一套轻便的、兼具防护和隐匿功能的黑色作战服,背后是那把经过重新淬炼、融合了灰烬与锻火特性的能量步枪。她最后看了一眼众人,目光交汇间,无需多言,一切尽在不言中。
转身,登舰。舱门缓缓闭合,将外界的光亮与声音隔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