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苏黎世的午夜,冷雨如丝,将陆氏老宅的哥特式尖顶晕染成模糊的暗影。这座盘踞在阿尔卑斯山麓的百年庄园,外墙爬满深绿色常春藤,看似古朴雅致,实则暗藏陆寒枭早年主导升级的“蜂巢”安防系统——32组红外热成像仪、16条震动感应纤维带、8层量子加密防火墙,曾被国际安防协会评为“全球十大不可突破私人防御体系”。但此刻,陆寒枭正伏在庄园东翼的佣人通道通风口外,如猎豹般等待时机,黑色作战服的哑光涂层吸收着雨夜的微光,连呼吸都压至最低频率。
“枭爷,‘蜂巢’系统的外围巡逻队已按计划被引至西翼酒窖。”汉斯的声音通过骨传导通讯器传来,背景是密集的键盘敲击声,“我在后台模拟了老爷子的生物特征循环信号,安全中心的实时监控显示他‘正在卧室阅读’,但您需要注意——书房新增了‘墨丘利’量子加密终端,物理接入端口藏在红木书桌下方,破解需要双重验证:您的一级权限+老爷子的专属密钥,密钥类型未知,可能与家族信物相关。”
陆寒枭指尖轻触通风口的金属格栅,触感冰凉。他从战术背包中取出微型电磁干扰器,按下开关——设备发出的0.3赫兹低频波能短暂瘫痪5米内的微型监控探头,为他争取15秒的进入时间。“收到,给我20分钟。”他的声音低沉如磨砂,指尖扣住格栅边缘,借着雨夜的雷声掩护,猛地发力将其卸下,悄无声息地钻入通风管道。
管道内径仅45厘米,内壁铺设的震动感应纤维如发丝般纤细。陆寒枭蜷缩身体,以每3秒移动10厘米的速度缓慢推进,同时用手持式频谱仪扫描周围的电磁信号——从医院离开前,他已通过暗网获取老宅最新安防图纸,知晓管道中段有一处未标注的“盲区”,是早年施工时留下的结构缝隙,可避开所有感应装置。
5分钟后,他抵达盲区位置,取出特制的合金扩张器,将缝隙撑至可容纳一人通过的宽度,随后翻身落入书房。落地瞬间,他顺势翻滚至书桌后方,避开天花板上的动态捕捉摄像头。书房内弥漫着古巴雪茄与旧羊皮卷的混合气息,巨大的红木书桌上,一盏黄铜色星象仪静静摆放,底座刻着拉丁文箴言“OrdoabChao”(秩序源于混沌),正是他祖父——陆老爷子的父亲留下的遗物,也是他童年时唯一被允许触碰的“家族信物”。
“汉斯,定位‘墨丘利’终端的物理接口。”陆寒枭俯身钻入书桌下方,指尖在木质底板上摸索。根据图纸标注,接口应隐藏在一处可按压的凸起下方,但他连续按压多个点位,均无反应。这时,汉斯的声音突然响起:“枭爷,我刚调取了老宅1978年的装修档案,发现书桌曾进行过改造——接口可能与星象仪联动,需要通过特定星位校准才能激活。”
星象仪?陆寒枭直起身,目光落在书桌上的黄铜仪器上。他记得小时候,老爷子常在秋分日傍晚拨弄星象仪,说“这一天的星图藏着家族的运气”。而1978年秋分,正是“普罗米修斯联盟”正式成立的日子——艾伦破解的卫星线索中,曾提及联盟早期核心成员与“星象密码”的关联。
他伸手转动星象仪的外环,将代表土星的圆环对准正北方向,再调整木星指针与天秤座星位重合——这是1978年秋分日的标准星图坐标。当最后一颗代表“太阳”的铜球归位时,书桌下方传来轻微的“咔哒”声,一块巴掌大小的面板无声滑开,露出泛着幽蓝光泽的量子接口,接口旁刻着微型的“K”字标识,与截获的“海德拉”通讯记录中的标记完全一致。
“接口已激活,正在接入解码器。”陆寒枭将一枚特制的量子解码器插入接口,设备立即亮起红色指示灯。汉斯的声音带着紧张:“‘墨丘利’系统检测到外来接入,启动反制程序!我正在注入混淆代码,但需要您手动输入一级权限密钥——根据系统日志,密钥是您父亲的生日+陆氏成立年份,即‘’。”
陆寒枭快速在解码器的虚拟键盘上输入密钥,指示灯从红色转为黄色,随后变为稳定的绿色。“权限通过,开始下载核心数据库!”汉斯的声音带着兴奋,“数据流大小约120GB,包含‘普罗米修斯联盟’1978-2005年的完整会议纪要、资金流向,以及老爷子与‘K’的加密通讯记录,预计下载时间8分钟。”
陆寒枭维持着接入姿势,目光扫过书桌抽屉——其中一个抽屉半开,露出半本黑色封皮的笔记本,封面上写着“静仪”二字,正是沈静仪的名字。他伸手取出笔记本,翻开第一页,里面是沈静仪年轻时的字迹,记录着联盟早期的研究方向:“……‘火种计划’旨在利用神经网络技术改善人类记忆,但‘K’坚持加入‘基因筛选’模块,寒枭父亲与我坚决反对……”
“枭爷,数据下载完成,正在解密!”汉斯的声音突然变得凝重,“您绝对想不到里面的内容——联盟分裂不是因为理念不合,而是‘K’主导的权力篡夺!1995年,您父亲发现‘K’偷偷将‘火种计划’改造为‘诸神黄昏’,计划通过全球信号塔重构人类神经网络,剔除所谓‘劣等基因’,于是联合沈静仪准备曝光真相。但三个月后,您父亲就遭遇‘意外’车祸,沈静仪的家族企业也突然破产,都是‘K’与老爷子联手策划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