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东西?也值得你当个宝!”
胭阳公主轻嗤了一声,刚才跳过舞,这会儿她还觉得有些热。
木嬷嬷给她擦着汗水,柔声说:“殿下想试试。
老奴找她买一碗,左右用不了多少银子。”
自从离开都城,她的公主殿下吃了不少苦头,木嬷嬷心疼的不行。
“不必。”
胭阳公主切了一声,才刚说完姜絮,她才不要喝,不然岂不是在打自己的脸么。
姜絮才不管她怎么想的,她慢条斯理的喝着。
“贝贝姐,你手艺真好。”
“爹娘哥哥嫂嫂还在的时候,我们家在岛上开了一家小食肆。”
汤贝贝目露怀念,她从小跟着父母学了一些,所以手艺不差。
“等恢复正常的日子,你可以再开一家食肆。”
姜絮是得了明宴的准信,才敢说这样的话。
汤贝贝长得极美,她柔柔一笑,“我期待有这一天。”
这一场晚宴,持续了很久,胭阳公主不解的看着岛民们。
不懂这样穷苦的岛上,她们为什么还这么快乐?
等姜絮她们回到家时,天色已晚,姜絮打了个哈欠懒洋洋的回房。
再醒来,外面已经没有明宴的身影,他回了都城。
当时带来的人都已经离开,明母伤感的说:
“他害怕离别,所以没喊你们。”
“嗯。”
姜絮掩饰住心里的那一点点不舍,笑容满面的说:
“回都城也不错。”
“明宴哥哥!”
胭阳公主快步冲进来,没看见明宴的身影。
“别看了,人已经走咯。”
姜绾啃着半干的红薯干,别说,软软糯糯,好吃的很。
“他怎么招呼都不打就走了。”
胭阳公主都已经命木嬷嬷收拾好行李,打算缠着明宴悄悄离开。
结果万万没想到对方走的时候招呼都不打。
“我怎么知道,我起来的时候也没见着人呐。”
姜絮无语的翻了个白眼,胭阳公主眼眸一亮,自来熟的坐到姜絮旁边。
“明宴哥哥也没和你说吗?”
这样的话,说明在明宴哥哥心里,她们的位置是差不多的。
“没有。”
姜絮又喝了一口茶水,胭阳公主眼巴巴的看着她的红薯干。
“这又是何物?”
自从来了这岛上,她见过太多以前没吃过的东西,显得她一个公主,有点没见识。
“昨日红薯晒干的呐。”
姜絮看她眼巴巴的,也没之前那么讨厌,顺手给了她一根,小小的。
胭阳公主拿着就往嘴里送,木嬷嬷连忙制止,“殿下,这来历不明的……”
“那还我!”
姜絮一伸手,胭阳公主已经快速咬了一口,她怒视着木嬷嬷。
“嬷嬷,这可是好东西。”
木嬷嬷:……
她已经发现殿下对姜絮的态度在悄然改变,不行,在殿下心里,她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姜絮出海上小渔村时,木嬷嬷对胭阳公主说:“殿下,既然新帝很快就要即位。
想来已经扫除了那些觊觎皇位的人,在这岛上殿下也生活不习惯,不如还是跟着老奴回老奴的老家……”
她还是惦记着老家的亲人。
然而这次胭阳公主直接拒绝,“不行,若明宴哥哥在,我还能缠着他一起回都城。
上次的情况你也不是没看到,咱们一离开岛,指不定就得被盯上,还不如这里安全。”
虽然条件艰苦了些,但皇兄会派人给她送物资,她饿不死。
木嬷嬷满脸失望,胭阳公主没注意到她的小心思,那边姜絮已经上了小渔村。
比起从前萧条的局面,这村里热闹许多,虽然天冷,但还是有人拿着东西出来以物易物。
见到姜絮,众人都很热情。
“姜姑娘,我们之前换的苗都已经成熟,挖了好多红薯咧。”
“今年冬天,多亏遇上你,我们才有活路。”
“姜姑娘,你稍等,这是我淘来的蜂蜜,你快拿一些回去。”
“……”
渔民们都很热情,姜絮一一笑着拒绝,“谢谢你们的好意,不过我现在也有粮食啦。”
“我们自家也种了!”
姜玉堂笑呵呵的,对于大家夸赞姜絮,有种有荣与焉的感觉。
两人是来打探消息的。
“老乡,现在咱们这边太平了吗?先前那些起义的……”
“这会儿都吓得躲起来咯。”
“已经有官爷接手了这么整个通海府,治安比以前好上些许。”
“那些不长眼的又没有武器,估计老老实实当他们的良民呢。”
“……”
姜絮和姜玉堂两人对视一眼,看来和他们的想一样,新帝马上登基,这些人也消停不少。
“姐,咱们去府城看看吗?”
姜玉堂搓着手,有些兴奋,姜絮没好气的说:“你别忘记自己的身份。
现下是没有人接手咱们西山岛,要是有官差过来,咱们连岛都没法离开。”
姜玉堂瞬间反应过来,“好吧,姐,那我听你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