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一天,天使们来到上帝面前,撒但也混在他们当中一起来到。上帝问撒但:“你从哪里来的?”撒但回答说:“我在地上到处游荡,从这头走到那头。”
上帝对撒但说:“你有没有注意到我的仆人约伯?世上再也找不到像他那样的人。他为人正直,行为端正,敬畏我,远离一切恶事。虽然你煽动我攻击他,想要我无缘无故地毁掉他,但他至今仍然持守自己的忠诚。”
撒但回答说:“人都愿意付出一切来保全自己的性命。你若是伸手伤害他的身体,毁坏他的骨头和肌肉,我敢肯定他必定会当面咒骂你!”
上帝对撒但说:“好吧,我把他交在你手里,但你必须保留他的性命。”
于是撒但离开上帝,就去击打约伯,使他从头到脚长满了毒疮。约伯只好坐在灰堆中,用瓦片刮身上的毒疮。
他的妻子对他说:“你到现在还坚持对上帝的忠诚吗?不如咒骂上帝,然后死掉算了!”
约伯却对她说:“你说话真像个愚蠢的女人。我们从上帝手里接受福气,难道就不该接受灾祸吗?”尽管遭遇这一切,约伯始终没有说出任何亵渎上帝的话。
约伯有三个朋友:提幔人以利法、书亚人比勒达、拿玛人琐法。他们听说约伯遭遇的这一切灾祸,就各自从本乡出发,约定一同前去安慰他。
他们远远看见约伯,却几乎认不出他来,就放声大哭,各自撕裂外袍,把尘土扬在自己头上。然后他们陪着约伯在地上坐了七天七夜,谁也没有对他说一句话,因为他们看到约伯的痛苦实在太大了。
启示与现实指导意义
1. 苦难的真实性与信仰的考验
这一章表明,即使是最正直的人也可能遭遇难以理解的苦难。约伯的故事提醒我们,苦难并非总是对过错的惩罚,有时是生命旅程中不可避免的部分。这鼓励现代读者在面对逆境时,不要急于自我否定或指责他人,而是学习以更深的视角看待困难。
2. 忠诚的本质在于无条件坚守
约伯在失去健康、面临妻子质疑时,依然选择坚守信仰。这表明真正的忠诚不是基于上帝给予多少恩惠,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选择。在日常生活中,这启发我们在关系、价值观和承诺上,都应培养不受环境动摇的坚贞品质。
3. 陪伴与沉默的力量
约伯的朋友们最初的反应值得借鉴——他们选择先陪伴七天七夜,默默分担他的痛苦。这提醒我们,在面对他人的苦难时,有时无声的陪伴比急于给出解释或建议更有力量。真正的支持始于尊重对方的感受,而非急于解决问题。
4. 面对苦难的两种态度对比
约伯和他妻子代表了面对苦难的两种态度:一是选择继续信靠,二是选择怨恨放弃。这种对比促使我们反思自己在逆境中的自然倾向,并鼓励我们有意识地选择建设性的应对方式,即承认苦难是生命的一部分,同时保持内心的坚守。
这段经文最终指向一个深刻真理: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避免苦难,而在于如何以尊严和信心面对苦难,并在其中成长。
喜欢圣经21世纪GQ版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圣经21世纪GQ版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