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上帝说:
我受够了自己的生命,所以要尽情倾诉我的苦情,心里充满苦恼,我要说出来。
我对上帝说:不要定我有罪,请告诉我,你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难道你压迫你亲手所造的我、轻视你手的工作,却去成全恶人的计谋,会让你高兴吗?难道你也有像人一样的眼睛,看事情也像人看事情一样吗?难道你的日子像人的日子,你的岁月像人的年岁,所以你才这样急切地查找我的过错,追究我的罪孽吗?其实你明知道我没有犯罪,也没有人能把我从你手中救出来。
你手创造了我,塑造了我的全身,现在却要毁灭我。 求你记得,你造我就像匠人塑造泥土,现在难道又要让我归于尘土吗?你不是把我像奶一样倒出来,又使我像奶酪一样凝结成形的吗?你给我穿上皮肤和肌肉,用骨骼和筋络把我全身编织起来。你赐给我生命,以慈爱待我,你的看顾守护着我的生命。
然而你心里早已计划好: 我若犯罪,你立刻就会察觉,绝不会放过我的过犯。我若是恶人,我就有祸了!我若是义人,也不敢抬头,只因满心羞愧,亲眼看见自己的痛苦。如果我昂首挺胸,你就像狮子一样追捕我,再次向我显示你可怕的能力。你派新的见证人来指控我,加倍地向我发怒,派遣一波又一波的苦难来攻击我。
你为什么要让我从母腹中生出来呢? 不如让我当时就断气,没有人见过我该多好!那样,就好像我从未存在过,一出母胎就被直接送入坟墓。我的日子不是已经很少了吗?求你停手放过我吧,让我在往那永不返回之地以前,就是前往黑暗和死荫之地以前,可以稍微轻松片刻——那地方一片漆黑,如同死荫般混沌,毫无秩序,连光也像黑暗一样。
启示与现实指导意义
1. 面对苦难时,诚实表达情绪是被允许的
约伯在极度痛苦中并没有压抑自己的感受,而是直接向上帝倾诉苦情、提出质疑。这显示信仰并非要求人被动接受一切,而是可以勇敢地表达真实的困惑和痛苦。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遭遇不公或苦难时,也可以学习约伯,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强装坚强。
2. 苦难中的质问蕴含对关系的期待
约伯之所以敢于向上帝发出尖锐问题,正源于他深信上帝的存在和主权。他的质问实际上表达了一种关系上的期待——希望理解上帝对待他的方式。这提醒我们,真正的信仰不是逃避问题,而是在坚定信靠的基础上寻求对话和理解。
3. 人类有限性与上帝超越性的对比
约伯指出上帝的视角和能力远超过人类(“你的日子岂像人的日子”),承认了人类的有限性。这一认识帮助我们谦卑下来,在面对无法理解的苦难时,承认我们无法完全把握所有事情的意义,但可以信靠一位超越的上帝。
4. 生命价值与受造尊严的确认
约伯强调自己是上帝“手所造的”,这实际上是对生命价值和尊严的肯定。即使在他求死的言论中,也隐含了对生命神圣性的承认。这提醒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价值,因为都是上帝的创作,这在当今容易轻视生命的社会中尤为重要。
5. 从自怜转向寻求意义
圣经注释指出,约伯开始时“沉溺于自怜”,但最终转向寻求与上帝对话。这一转变过程提示我们,苦难中的自怜是自然的,但成长在于能够超越自怜,积极寻求苦难背后的意义和上帝的旨意。
这段经文展现了一个人在极端苦难中复杂的心路历程,既包含对上帝的大胆质疑,又隐含对上帝的依赖和期待。它为我们提供了面对苦难的典范——诚实面对情绪、坚持寻求理解、在困惑中仍保持与上帝的对话关系。
喜欢圣经21世纪GQ版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圣经21世纪GQ版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