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清晨的阳光刚漫过汶川博物馆的飞檐,叶青山一行人就到了门口。
老李拄着临时借来的拐杖,眼神里满是好奇,时不时抬头打量博物馆古朴的门匾。
小王背着装满工具的背包,还在跟叶青山念叨昨晚查的镇馆兽资料。
林晓则拿着手机跟周教授确认位置,指尖飞快地划过屏幕。
“周教授!”
刚进大厅,林晓就看到了站在镇馆兽展区前的周明远。
老人穿着深蓝色中山装,手里捧着个放大镜,正对着玻璃展柜里的镇馆兽出神。
那尊青铜兽首人身像依旧威严,兽首上的纹路在晨光里泛着冷光。
腹部那个上次被叶青山打开的暗格还留着细微的痕迹。
叶青山快步走过去,目光下意识落在周教授手边的锦盒上。
里面装着上次从暗格里取出的“灵璧玉”,玉块泛着温润的白光,表面的纹路看着和之前没两样。
“周教授,镇馆兽的能量波动还是很弱吗?”
他忍不住问。
自从上次找到灵壁玉后,叶青山研究了一段时间,但根本无法激活它的功效。
后来,他就把灵壁玉移交给了周明远进行研究,如今已有一段时日。
闻言,周明远抬起头,眉头微蹙,把放大镜递给叶青山:“你自己看看,特别是玉块左侧的纹路。”
他指着锦盒里的玉,“上次光线暗,我只注意到能量波动异常,今早对着晨光一看,才发现不对劲。”
叶青山接过放大镜,凑近玉块。
阳光透过玻璃照在玉面上,左侧那几道看似连贯的纹路突然显露出破绽。
最底下的一道纹路线条发虚,收尾处还藏着个极浅的“十字痕”,和他之前在古籍图册里见过的灵璧玉纹路完全不符。
“这……”
他心里一沉,“纹路是假的?”
“不仅是纹路。”
周明远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翻到夹着照片的一页。
上面是博物馆馆藏的古籍复印件,“你看这段记载,真正的灵璧玉在月光下会显‘青龙纹’。
而这玉昨晚我试过了,只会泛白光,连最基础的能量共鸣都没有。”
他顿了顿,指尖敲了敲笔记本,“结合上次暗格里残留的魔气,我推断这根本不是灵璧玉,是魔玉仿制品。”
“仿制品?”
老李凑过来,声音里满是惊讶,“那真玉去哪儿了?上次咱们在暗格里找遍了,没别的东西啊。”
周明远站起身,走到镇馆兽展柜前,手指顺着兽首的纹路慢慢划过:“这尊镇馆兽是清末从卧龙寺迁来的,当时的记载里提过‘玉藏佛后,兽守其门’。
我之前以为‘兽守其门’是说镇馆兽守护玉,现在看来,是我们找错了方向。
镇馆兽只是个‘路标’,真正的灵璧玉,应该在卧龙寺的佛像后面。”
“卧龙寺?”
林晓立刻拿出手机搜地图,“我记得离博物馆不远,就在城外的山腰上,不过好像多年没修缮,只剩主殿了。”
小王眼睛一亮,拍了下背包:“那咱们现在就去啊!刚好我带了手电筒和撬棍,要是佛像后面有暗格,说不定能用上。”
叶青山看着周教授手里的仿制品,想起之前净化魔气时的场景:“那这仿制品怎么办?留在博物馆会不会有危险?”
“先带着。”
周明远把锦盒盖好,递给林晓,“魔玉仿制品能引动魔气,说不定到了真玉附近,还能帮我们确认位置。”
他看向众人,眼神里满是期待,“卧龙寺主殿的佛像据说是唐代的,年代和灵璧玉的记载吻合,咱们现在就出发,争取今天找到真玉。”
老李拄着拐杖往前走了两步,笑着说:“好!我这老骨头也活动活动,说不定还能帮你们看看佛像后面有没有机关,当年我在工地上见多了老房子的暗格。”
叶青山点点头,心里的念头愈发清晰。
上次的魔气、仿制品的纹路、卧龙寺的记载……
所有线索都指向了那座山间古寺。
……
下午,卧龙寺。
异常小组的五个人站在大雄宝殿前,看着脚手架上忙碌的工人。
周明远手里还攥着昨晚从《玄脉记补编》里抄录的笔记,纸页边缘都被他翻得发卷。
“住持说,这尊释迦牟尼佛像是唐代开元年间的。
去年雨季过后,背光就开始出现裂纹。
这次修缮本想加固,没成想工人清理断纹时,总说摸到石壁会手麻。”
周明远一边说,一边从背包里掏出放大镜,快步走到佛像前,“我怀疑这不是普通的风化,你们看——”
他指着背光右侧一道几不可见的云雷纹缺口,放大镜下,缺口边缘隐约能看到人工凿刻的痕迹。
“这纹路断得太整齐了,像是特意留的机关锁孔,而且你们凑近闻闻,有没有淡淡的朱砂味?”
叶青山刚往前凑了半步,怀里的青龙鳞片突然“嗡”地一下发烫,像是被什么东西引动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