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轱轳碾过青石板路,车帘被风掀起一角,漏进满院桂香。
叶青山指尖搭在车窗沿上,看着外头粉墙黛瓦的江南院落掠过,鼻尖萦绕的甜香比江陵的桂树更浓些。
这是柴桑城的东市外,他们找的第三家客栈,就因院里那棵百年桂树,被貂蝉拍板定了下来。
“公子公子!你看那树上的桂花,比江陵的大好多!”
貂蝉扒着车窗,辫梢沾了片金黄的花瓣也浑然不觉,眼睛亮得像浸了蜜的桂圆,“掌柜说他家后院能打桂花,咱们今天就做桂花糕好不好?”
叶青山屈指弹了下她的额头,笑叹:“刚下马车就想着吃,你的剑谱背完了?”
貂蝉捂着额头往后缩,吐了吐舌头:“背完啦!第八式‘龙归海’我都能比划下来了,王越哥还夸我呢!”
正赶着马车卸行李的王越闻言,手里的马缰顿了顿,转头无奈道:“小姐,我只说你招式记得快,没说你练得对。”
“哎呀王越哥!”
貂蝉脸颊一红,跺脚跑过去抢他手里的马鞭,“不许说这个!再提我就不给你留桂花糕了!”
两人闹作一团,叶青山靠在车厢上看着,指尖悄悄凝了缕淡绿色的木气。
方才貂蝉跑过桂树时,有根枯枝要掉下来,被他用青藤术悄悄缠在了枝桠上。
这细微动作没任何人察觉,连院里扫地的老仆都只当是风把枯枝吹得晃了晃。
“叶公子,您的房间在二楼东厢房,视野最好,能看见院里的桂树。”
客栈掌柜是个留着山羊胡的中年人,手里拎着钥匙笑得殷勤,“您放心,咱们这客栈干净,住的都是正经客商,就是……”
他话锋顿了顿,压低声音,“最近东市外有点不太平,傍晚之后最好别出门,听说有伙地痞,专挑外来的客人讹钱。”
叶青山点头:“多谢掌柜提醒。”
他没当回事,但貂蝉却凑过来,眼睛瞪得溜圆:“地痞?他们敢讹咱们吗?我用‘龙探爪’挑了他们的刀!”
“别胡闹。”
叶青山揉了揉她的头发,“咱们是来歇脚的,不是来打架的。”
王越也附和:“公子说得对,咱们低调点好,柴桑是东吴的地界,真出了事,传到鲁肃大人耳朵里,反倒辜负了诸葛先生的信。”
提起诸葛亮给的那封信,叶青山想起临行前诸葛亮摇着羽扇的模样。
山水有相逢,这话倒像是另有所指。
不过他没深究,反正他只想带着貂蝉和王越找个安静地方过日子,管他什么三国纷争。
收拾好房间已是傍晚,貂蝉惦记着桂花糕,拉着叶青山去后院打桂花。
老仆给了他们两个竹筛,貂蝉踮着脚够树枝,蹦了半天只打下几片叶子,急得直跺脚。
叶青山看着好笑,趁她转身去捡竹筛的功夫,指尖凝了道极淡的木气,轻轻扫过桂树枝桠。
“簌簌——”
满树金黄的桂花像下雨似的落下来,正好落在貂蝉撑开的竹筛里。
她惊得张大嘴巴,抬头看了看天,又看了看桂树:“哎?怎么突然掉这么多?难道是风来了?”
站在旁边的王越眼神微动,他刚才隐约瞥见叶青山指尖的绿光,但没点破,只笑着道:“是小姐运气好,这桂花都愿意进你的筛子。”
貂蝉立刻信了,喜滋滋地蹲下来拢桂花,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小曲。
叶青山靠在廊柱上,看着她忙碌的背影,指尖的木气悄然散去。
这点小手段,既满足了貂蝉的心愿,又不会暴露实力,再好不过。
可没等他们把桂花拿回厨房,客栈楼下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夹杂着桌椅倒地的声响。
貂蝉耳朵尖,立刻竖起耳朵:“好像有人吵架?”
王越皱眉:“我去看看。”
他刚下楼,就听见一个粗哑的声音在嚷嚷:“老子就爱插队怎么了?这桂花糕店是你家开的?”
叶青山和貂蝉也跟着下楼,只见客栈大堂的角落里,一个穿着短打的壮汉正揪着个书生的衣领。
旁边摆着个装桂花糕的纸包,显然是书生排队买的糕,被壮汉抢了。
那书生吓得脸色发白,却还梗着脖子:“你……你不讲理!这是我排了半个时辰才买到的!”
“讲理?”
壮汉嗤笑一声,抬手就要打,“在柴桑城,老子的拳头就是理!”
周围的客人都敢怒不敢言,掌柜的急得满头汗,却不敢上前。
这壮汉是东市有名的地痞头目,叫李三,据说跟东吴军营里的某个校尉沾亲,平时没人敢惹。
貂蝉看得气不过,撸起袖子就要冲上去,却被叶青山拉住了。
“公子!你看他欺负人!”貂蝉急道。
叶青山没说话,只是目光落在李三的脚上,那里正好有片刚才从后院带下来的桂花瓣。
他指尖微动,一缕肉眼难辨的青藤从地面钻出来,悄悄缠上了李三的脚踝。
就在李三的拳头要落到书生脸上时,他突然“哎哟”一声,脚下一滑,整个人往前扑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