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合作方案的分歧
下午两点十分,写字楼的中央空调准时将凉意送进第三十六层的会议室,却没能驱散空气中悄然攀升的沉闷。落地窗外的云层压得很低,灰蒙蒙地裹着CBD的玻璃幕墙,像一块浸了水的棉絮,把本该透亮的阳光滤得只剩一片模糊的白。会议室里,椭圆形会议桌的金属边缘泛着冷光,桌上摊开的合作方案册页间夹着的荧光笔,红的、黄的,像扎在纸面上的细小警示灯,没人敢先碰。
林晓妍坐在会议桌的末端,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方案册的塑封封面。封面上“XX集团与恒通公司合作框架草案”的黑体字沉甸甸的,压得她胸口发紧。她已经把这份方案翻了三遍,每一次看到“短期收益占比65%”那行数据,笔尖就忍不住在草稿纸上划出一道深痕。旁边的实习生小周偷偷用胳膊肘碰了碰她,递过来一颗薄荷糖,眼神里带着“别较真”的暗示——整个部门谁不知道,这份方案是顾总上周在高管会上初步敲定的,今天开会不过是走个过场,确认细节后就要发给对方公司的李总。
“好了,人都到齐了,我们开始吧。”部门经理张涛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他把手里的保温杯往桌上一放,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的脆响,让原本低头翻文件的人都齐刷刷抬起头。张涛扫了一圈会议室,目光在每个人脸上短暂停留,最后落在方案册上,“关于和恒通李总那边的合作,这份方案大家都看过了吧?顾总初步定的方向是‘短期见效、快速落地’,毕竟恒通这次提出的合作周期只有一年,先把利润抓在手里,后续的事后续再说。”
他一边说,一边用激光笔在投影幕布上圈出“预期利润”那栏数据,红色的光点在白色幕布上晃得人眼晕。“市场部那边测算过,按照这个方案,我们今年的季度KPI能超额完成15%,这对整个部门来说都是好事。”张涛的语气带着显而易见的满意,手指在会议桌上轻轻敲着,“大家有什么意见,或者需要补充的细节,现在可以提。”
会议室里静了几秒,只有中央空调出风口偶尔传来的细微风声。坐在中间的老员工王姐率先开口,声音温和得像在打圆场:“我觉得方案挺周全的,尤其是付款周期这块,比我们上次和其他公司合作时宽松多了,恒通那边应该不会有意见。”另一个负责执行的同事也跟着点头:“流程上没什么问题,只要对方按时提供物料清单,我们这边能按时推进。”
林晓妍握着笔的手紧了紧,草稿纸上的划痕又深了一层。她抬眼看向幕布,上面还停留在“短期收益”的页面,可她脑子里反复闪过的,是上周和恒通项目对接人吃饭时,对方无意间说的话:“我们李总其实挺看重长期合作的,这次虽然只签一年,但要是合作得好,后续想把华东区的代理都交给你们。”
这句话像根细针,一直扎在她心里。如果现在只盯着短期利润,把合作的重心放在“快速回款”上,很可能会让李总觉得他们没有长期合作的诚意,到时候别说华东区的代理,就连这一年的合作能不能顺利推进,都可能出问题。
“我有不同意见。”
林晓妍的声音不算大,却像一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水里,瞬间让会议室的气氛凝固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她,有惊讶,有疑惑,还有几分看好戏的探究。小周在旁边悄悄拽了拽她的衣角,嘴型无声地说着“别冲动”,可林晓妍已经站起身,手里拿着方案册,走到会议桌中间。
她深吸一口气,指尖划过方案册上“短期利润占比”那行字,目光清晰地看向张涛:“张经理,我觉得这份方案可能存在一个问题——我们太关注短期收益了,反而忽略了恒通那边的核心需求。”
张涛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眉头微微皱起:“哦?你说说看,哪里有问题?”
“我上周和恒通的对接人聊过,对方明确提到,李总更看重长期收益和合作稳定性。”林晓妍把方案册翻到“合作目标”那一页,指着上面“短期回款优先”的标注,“我们现在的方案里,把80%的资源都投入到了‘快速落地回款’上,虽然能让我们短期内拿到高利润,但对恒通来说,他们需要的是能帮他们打开市场、建立长期渠道的合作方,而不是只想着‘赚快钱’的伙伴。”
她顿了顿,又翻到“后续合作规划”那一页,上面只有寥寥几行字,写着“待本次合作结束后再议”。“您看这里,我们几乎没有对后续合作做任何规划,这很可能会让李总觉得我们没有长期合作的诚意。如果这次合作只是‘一锤子买卖’,恒通那边说不定会在合作过程中有所保留,反而影响我们这次的收益。”
林晓妍的话条理清晰,每一句都落在方案的关键节点上,会议室里没人说话,只有她翻文件的沙沙声。张涛的眉头皱得更紧了,手指在桌上的节奏也乱了,他盯着林晓妍,语气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警告:“林晓妍,你说的这些,有实际依据吗?恒通的对接人说的话,能代表李总的想法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