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元四年的春天,长安城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选秀大典。
张放站在元帝身侧,看着一队队秀女从殿前走过。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良家女子,个个精心打扮,希望能被选入后宫。
乏味。元帝打了个哈欠,转向张放,张爱卿觉得如何?
张放微微躬身:臣不敢妄议。
无妨,说说看。元帝眼中带着调侃。
张放扫视殿中女子,确实没有特别出众的。突然,他的目光被一个素衣女子吸引。那女子不施粉黛,却明艳不可方物,行走间如弱柳扶风,在一众浓妆艳抹的秀女中格外醒目。
那位绿衣女子……张放低声道。
元帝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眉头微皱:哪个?
第三排左起第五位。
元帝眯眼看了半晌,摇头:相貌平平啊。
张放一愣,再看那女子,明明美得惊人,为何元帝说她相貌平平?他猛然想起历史上着名的王昭君画像被丑事件——难道这就是王昭君?而毛延寿已经动了手脚?
选秀结束后,那绿衣女子果然落选。张放暗中打听,得知她姓王名嫱,字昭君,南郡秭归人,已被分配到掖庭做普通宫女。
当晚,张放偷偷来到掖庭,想一探究竟。在宫女住所外,他听到了低声啜泣。
昭君妹妹,别难过了。一个年长宫女安慰道,以你的才貌,早晚会被陛下发现的。
阿姊,我不明白……王昭君的声音如清泉击石,为何毛画师要将我画得那般丑陋?难道是因为我没有孝敬他润笔的银子……
张放心头一震。果然是毛延寿做了手脚!但历史上说王昭君因不肯行贿被丑化,实际情况竟是相反?
嘘,小声点。年长宫女紧张道,听说毛画师是皇后娘娘的人……你给再多钱也没用,更何况你没给他好处。
张放如遭雷击。王政君在暗中操控选秀?为什么?
次日,张放借整理文书之机,在元帝书房发现了一份特殊名单——上面记录了今年所有入选和落选秀女的评价,每个名字旁边都有毛延寿所绘的小像。
他迅速找到王昭君那页,画像上的女子面容呆板,眼睛一大一小,完全不是本人风采。更诡异的是,画像旁还有朱批:此女眼带桃花,恐非良人。
那笔迹……张放瞳孔收缩,是王政君的!
在找什么?一个冰冷的女声突然在背后响起。
张放浑身僵硬,缓缓转身。王政君不知何时已站在他身后,凤目中寒光凛冽。
回娘娘,陛下命臣整理选秀名录。他强作镇定。
王政君走近,抽出他手中的竹简:是吗?她扫了一眼王昭君的画像,冷笑道,觉得这画不像?
张放心跳如鼓:臣……臣不认识此女。
张放,你是个聪明人。王政君将竹简放回案几,本宫不妨直说。陛下近年来龙体欠安,不宜沉溺女色。有些女子……太过耀眼,对陛下无益。
张放恍然大悟。王政君是在防止出现新的宠妃威胁她的地位!而毛延寿就是她操控选秀的工具。
娘娘担忧陛下,用心良苦。张放低头掩饰眼中的震惊。
你明白就好。王政君意味深长地看着他,你既得陛下宠爱,就当规劝陛下保重龙体……而不是引导他注意某些不该注意的人。
这是赤裸裸的警告。张放知道,王政君是在告诉他:别多管闲事。
三个月后,一个爆炸性消息震动朝野——匈奴呼韩邪单于亲自来到长安,请求娶汉室公主和亲。
宣室殿内,群臣争论不休。主战派认为应当拒绝,主和派则主张和亲以换取边境和平。
张放站在元帝身侧,注意到王政君与王莽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陛下,王政君突然开口,既然匈奴单于求亲,不如从宫中选一良家女子,认作公主,嫁与单于。如此既不伤皇室血脉,又可结两国之好。
元帝沉吟片刻:皇后所言极是。只是……选谁合适?
王政君微笑:掖庭中多的是未被临幸的宫女。不如让画师将她们的小像呈上,由陛下选定?
张放心头一紧。这是陷阱!王政君定是要借机将王昭君送走!
但元帝已点头同意:就依皇后。
当晚,张放冒险潜入掖庭,想警告王昭君。然而他刚到宫女住所,就被两名侍卫拦住。
张侍郎,深夜来此有何贵干?王莽从阴影中走出,面带讥讽。
张放暗叫不好,急中生智:王公子误会了。我是奉陛下之命,来看看有哪些适龄宫女。
王莽挑眉,那正好,明日毛画师会来为宫女画像。不如请张侍郎一同参详?
张放知道无法推辞,只得应下。离开时,他听到王莽对侍卫低声道:看紧那个王昭君……
次日,毛延寿带着画具来到掖庭。张放被迫陪同,眼睁睁看着毛延寿将一个个宫女画得或平庸或丑陋。
轮到王昭君时,张放终于忍不住了:毛画师,这位宫女相貌出众,为何你画得如此……
张侍郎此言差矣。毛延寿冷笑,在下只是如实描绘。若侍郎觉得不像,不妨自己来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