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赵菁承话锋一转,脸上流露出从未有过的狠厉之色。
“本官半生仕途碌碌无称,幸得天垂之运,蒙明公提携庇佑,自此愿追随明公以犬马报效家国,及明公遭谤去雍,下官曾上书乞归,然归宅之后,方知己已成世之异类、俗之异端,盖因下官欲行善举、图报社稷,而此世竟不容之,今下官心有惧矣,然所惧非己身,乃惧明公复受屈辱,此后若再有梁锦、王珂之流奸邪作祟,下官纵使粉身碎骨,亦必护明公周全,明公在,则下官虽死,亲族亦可保三代无虞,明公若亡,则下官纵偷生苟活,终与亲族同赴死地,无葬身之所也。”
轩辕庭神情大变,轩辕霓下意识问道:“赵大人此次归家,可是…可是受了天大委屈?”
赵菁承的这一番话,让两个人都听出了他的恨,刻骨铭心以及无比恐惧的恨。
当了官,碌碌无为,遇到了唐云,终于明白了做官的意义。
赵菁承以为自己做的是好事,做的是善事,做的是报效家国的事,即便有一天告老还乡,失去了官袍,失去了权利,他也可睡得安安稳稳,问心不愧。
可当他真的回到了家中,见到了心爱妻子与儿子时,方知自己的想法多么的可笑。
没有人去赞扬他做过好事,善事,当地官府,冷言冷语,说是报应,因他帮着唐云灭了张家。
左右府邻,当着他妻子的面,说知州梁锦不会放过他的,身死族灭是早晚的事,夫人,惶恐不安,彻夜难眠。
就连他的孩子,也被私塾赶了出来,他儿子回到家中还以为是自己哪里做错了,惹了先生不快。
田中佃户,上门求着赵菁承放过他们,说事情都传遍了,知州梁锦会令赵家破门灭家,佃户也会被牵连。
这也是让赵菁承最难以接受的,佃户们求着他夫人撕毁书约,从一开始的哭诉,到最后的出言恶毒,面容狰狞,说是赵菁承害了他们,说是县府文吏已经放出了话,这些佃户要是不来闹,不走,他们有的是办法收拾这些佃户。
佃户,百姓,逼主家,逼官员,赵菁承从未听说过,更无法理解。
赵菁承厉声厉色,告知这些佃户,朝廷还没批他的辞请,理论上,他还拥有着官身的,佃户,胆敢因文吏的几句威胁,来逼迫他这个官员,找死不成!
佃户,再次求起老赵。
佃户们说,他们不敢和文吏们闹,因为文吏是恶人。
佃户们说,他们敢和赵菁承闹,因为赵菁承是好官。
这便是赵菁承马不停蹄赶回来的缘故,彻底改变心性的缘故。
除了唐云的身边,赵菁承不知道哪里还有好官、好人的容身之地,哪里还有报效家国的土壤。
如今赵菁承的动力,早已不是什么一展胸中抱负了,他找到了更重要的事,也寻求到了更加沉重也更加远大的理想。
那便是保护唐云,保护大家,保护每一个人。
异类与异类聚在了一起,没有任何人是异类。
可当异类离开了异类们后,不容于世!
“梁锦…”
赵菁承的目光幽深而又平静:“既梁锦有坑害唐大人的法子,必然也有保护唐大人的法子,梁锦,不是唐大人的人,可唐大人,却需要梁锦这种人!”
轩辕霓突然开了口,轻声开口。
“这便是为何唐大人总是被问责、被误解、遭受不白之冤的缘故吧,功劳,被我们领着,他只是站在面前,背对着我们,等候着一次又一次的刀光剑影,转过身时,望向我们时,若无其事,坦然的笑着。”
“可唐大人,太过心善,太过宽厚!”
赵菁承的目光,愈发的坚定:“本官发誓,发毒誓,再不会有梁锦这般小人出现在唐大人面前,除非,本官死!”
脑海里,依旧是一路上挥之不去的画面。
离家时,赵菁承的夫人央求他,莫要再做什么好官了,这就是好官的下场,她宁愿她的夫君做一个恶官,做一个人人惧怕的恶官,做一个再有一天上书请辞,也没有哪个佃户敢拿着柴刀闯家中,让那锈迹斑斑的柴刀,距离她的亲生骨肉只有三寸之遥。
喜欢一品悍臣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一品悍臣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