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任命满宠为巨鹿太守。”
刘备目光转向张合,“张合,你负责巨鹿的军务,与满宠共同恢复民生、经济及田地。”
张合领命离去。
不到半个时辰,有士兵急报:“主公,赵子龙将军凯旋,带回一名叫陈到的人,此人擒获袁绍大将淳于琼!”
刘备闻讯,惊讶不已,急忙召见赵云和陈到。
大殿之中,赵云行礼:“赵子龙见过主公,已成功占领甘陵北部各地。”
刘备扶起赵云,转向陈到:“你就是豫州的陈到?愿为我效力吗?”
陈到恭敬回答:“陈到,表字叔至,愿拜主公为主。”
叔至归顺,如虎添翼。
刘备欣喜接纳陈到。
当即,刘备赠予披风,陈到深受感动。
刘备提出冀州治所邺城需人驻守,陈到欣然接受重任。
刘备赋予其统率八千人的权力,陈到仅请求三千精锐士兵即可。
陈到的精兵理念深得刘备赞赏。
同时,投降的淳于琼被派往巨鹿郡担任屯田兵。
当晚,刘备设宴款待陈到,众将敬酒,气氛热烈。
突然,有探子来报。
又有士兵入殿禀报。
报告称华雄与胡轸已经归来,并擒获了一名幽州军的使者。
不久后,华雄和胡轸带着这名使者进入大殿。
华雄介绍,他们在回来的路上遇到了公孙瓒派来的使者,对方意图与刘备商议大事。
然而,因使者态度傲慢无礼,华雄将其制服并带到刘备面前。
使者刚刚开口提及公孙瓒的提议——冀州的共同分割,就被华雄粗暴打断。
大殿内气氛瞬间紧张,气温骤降。
此时关羽入殿,强烈反对公孙瓒分割冀州的提议,并表示需要问过关羽手中的大刀。
张飞与胡轸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认为公孙瓒没有资格与刘备平分冀州,并提议直接处死使者。
刘备摆手示意不必斩杀使者。
使者传递的信息至关重要,诸侯间通常不会斩杀使者,因为这关系到彼此的信任和尊重。
华雄提出杀掉使者以示强硬立场,但刘备并不认同这种做法。
他清楚告知使者,他和公孙珒虽然有同窗情谊,但冀州是他们与诸多将士共同拼搏夺得的,不容分割。
若公孙瓒坚持瓜分冀州,刘备将不得不放下同窗情谊,采取强硬措施。
他嘱咐甲士送使者回去后,张飞不解为何对他如此客气。
刘备解释,他对使者的态度并非出于尊重,而是考虑到卢植的面子。
当前卢植在中山郡办官学,因此他才对公孙瓒有所隐忍。
若公孙瓒不听劝告,他们才会采取行动。
张飞选择先行前往巨鹿北部了解情况,刘备则认为有审配、颜良等人在驻军,加上其他将领,他们对公孙瓒的威胁并不惧怕。
公孙瓒所在的博陵郡。
他派出的使者返回后,告知了一个令人愤怒的消息。
使者的门牙被磕断,带来刘备的狂言侮辱,说公孙瓒只是一个边地武夫,没有资格与他同分冀州。
公孙瓒闻此大怒,誓要保卫冀州北部的六郡,不让刘备或袁绍得到冀州。
随即,他调集大军,准备向中山郡进发。
魏郡邺城。
刘备召集文武官员商讨如何应对公孙瓒的进攻。
关羽表示担忧,认为公孙瓒不会善罢甘休,建议刘备率军北上攻打博陵。
然而,刘备担心的是如何安排魏郡的防守。
关羽主动提出自己愿意留守魏郡,保护领地安全。
刘备对此有些犹豫。
他最初倾向于选择赵云,但因关羽与刘备的关系更亲近,因此最终决定让关羽留守魏郡。
刘备打算留一个谋士协助关羽,于是考虑到了沮授,得到他的响应后,刘备放下心来。
同时,刘备也安排了其他将领辅佐关羽。
麹义详细汇报了公孙瓒军队的部署情况,其中包括骑兵为主的战术运用以及他的骄傲自大的态度。
田丰也提供了关于公孙瓒军队士兵行为的情报。
探子来报,言公孙瓒多次提醒关于士兵骄横之事,但刘备的师兄公孙瓒并不以为意。
对此,刘备在众人面前大笑,表示公孙瓒自求学以来便持此态度,认为军队骄横无可厚非,甚至觉得若不能比敌人更骄横,则无法获取显赫战功。
然而,他也承认公孙瓒犯下了致命错误,因为刘备的军队并非塞外胡人可比。
一旁的荀谌建议刘备,应先行发动攻击。
刘备询问荀谌应该如何下手,荀谌则详细阐述了其策略。
他提议通过传檄四方,指责公孙瓒狂妄无知,滥用权力,对百姓滥杀无辜,并声称公孙瓒觊觎权柄,阻碍汉室复兴。
同时,强调刘备以复兴汉室为己任,并得到朝廷及冀州百姓的认可,故应得到冀州各郡的支持。
荀谌的策略得到众人的热烈响应。
麹义也踏步出列,请求刘备命令他训练的大戟士和先登死士为战斗做好准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