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对于詹晓阳而言,这一天是他重生后启用商业版图上的第一战。
为了这一天,他做了充分的准备。
凭借前世积累的丰富经验——无论是直销现场的火热氛围营造,微商社群的裂变话术,还是保健品会议营销中对人性需求的精准把握——此刻都在他脑海中融会贯通。
有了这些的加持,他信心满满。
时间悄然来到了下午四点整,詹晓阳和刘小惠提前来到了南春大酒店二楼预定好的大包房。包房宽敞明亮,中间一张大圆桌足以容纳近二十人,正是开会聚餐的理想场所。
“小惠,你去酒店会议室问问,看能不能借一块小黑板和粉笔过来,就说我们临时开会用一下。”詹晓阳吩咐道。
“好,我这就去。”刘小惠应声而去,脚步轻快。
詹晓阳自己则没有停歇,他立刻转身下楼,快步走回不远处的出租屋。一楼的墙角,那一百套包装精美的白瓷餐具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这些,既是他为今晚到场者准备的“伴手礼”,更是接下来团购活动中至关重要的“赠品道具”。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一趟趟地往返于小屋和酒店之间。虽然距离不远,但抱着沉重的餐具箱上下楼,几趟下来,额角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但他毫不在意,每一个细节的落实,都让他对即将到来的会议更有把握。
当刘小惠借来小黑板时,詹晓阳也已经将十几套餐具整齐地码放在包房一侧的备餐台上,洁白晶莹的瓷器瞬间提升了包房的格调。
时间指向四点五十分,詹晓阳对刘小惠说:“小惠,你留在包里,等下了人,来了你照顾字下,我到大门口去迎一下客人。”
詹晓阳站在门口,冬日的寒风吹拂着他年轻却沉稳的脸庞。他目光扫视着来往的车辆和行人,心中默数着邀请名单。
不多时,邀约的客人们便开始陆陆续续地抵达了。最先到的是汪胖子的姑姑和姑父,他们不仅自己来了,还带来了那位开家具厂的表弟,三人一下车就热情地跟詹晓阳打招呼。
接着是粥店的老陈,他果然没有食言,带来了两个看起来挺精明的中年男人,说是他的堂亲。
川味馆的许老板夫妇一同前来,身后还跟着一个年轻些的小伙子,是许老板的弟弟。
林家小姨是开车来的,带着两位穿着时髦、一看就像是做生意的女性朋友。
最后到来的是陈姨、建国叔和小梅姐一家子,他们是从市场直接过来的,身上还带着市井的烟火气。
詹晓阳热情地将每一位客人迎进包房。当他最后走进包房时,看到的是颇为热闹的一幕:十五六个人正围在备餐台旁,饶有兴致地观赏、抚摸着那些精美的白瓷餐具,啧啧称赞之声不绝于耳。
“这餐具真漂亮!”
“是啊,手感也好,像是出口的货色。”
“晓阳这孩子,真是大气,这伴手礼不便宜啊!”
詹晓阳见状,微微一笑,知道自己的“道具”已经成功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他拍了拍手,朗声道:“各位叔叔阿姨,大哥大姐,大家请先落座吧,咱们的会这就开始!”
众人闻言,纷纷笑着找到位置坐下,目光都聚焦到了今晚的主角——这个看起来还带着学生气的年轻人身上。
詹晓阳站在主位前,没有半点怯场,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清晰而有力:“首先,非常感谢各位百忙之中,特别是快过年了还能抽空过来!在正式开始之前,我想先请大家互相认识一下,因为今天在座的,有开厂的大老板,也有摆摊的小老板,多认识个朋友,多条路嘛!”
他率先指向林家小姨:“这位是陈桥市场‘澄城狮头鹅’店的林老板。”接着介绍老陈:“这位是南春桥头鱼片粥摊的陈老板。”然后又介绍了许老板、建国叔、陈姨、小梅姐等人,也特别介绍了汪家姑父和他的家具厂表弟。一番介绍下来,包房里的气氛顿时热络了不少,大家互相点头致意,交换着名片或联系方式。
“好了,闲话不多说。”詹晓阳话锋一转,切入正题,“今天把大家请来,目的只有一个!利用过年前这最后半个月,大家一起,搞钱!”
这直白、有力、充满诱惑力的开场白,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心。搞钱,永远是生意人最关心的话题。众人收起了闲聊的心思,神情变得专注起来。
“那么,利用什么来搞钱呢?”詹晓阳自问自答,声音拔高了一些,“咱们潮汕人过年,餐桌上要有鸡,要有鱼,但一碗地道的卤鹅肉,也是必不可少的!过去,在农村,家家自己养,或者买生鹅自己卤。但在城里,这套行不通了。城里人想吃,只能去市场买,或者托乡下亲戚帮忙弄。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像狮头鹅这样品质好、味道香的鹅肉,已经不再是过年才吃的稀罕物,慢慢成了很多家庭的‘家常菜’!这说明什么?说明市场前景非常好!”
他目光炯炯地看着众人:“商机,讲究一个‘抢’字!谁先抓住,谁就占尽先机!今天,我们就是把品质更好的澄城狮头鹅,带到了咱们潮城,而且,我们已经比别人快了一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