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轻敌冒进的鬼子部队指挥官都是看不起中国军队的,一些赌徒罢了。
和201师打了这么久,敢在201师面前赌博的鬼子军官都被重机枪火网打成筛子了。
为了打开战场视野,扩展战场空间,68师团师团长佐久间为人做了最后的努力。
他从各条战线上抽出兵力凑了一个联队,向着战场右翼发起了一次进攻。
至于结果,许粟现在手里就有一份此次出击的鬼子大队长的日记。
“敌人占据着标高三百余米的高地,地势险峻。敌人的火力又十分强大,攻击十分困难。”
“从火连坡侧翼迂回的部队战斗十分艰苦,每前进一步都要和敌人的机枪火力网殊死搏斗。对面的中国军队是我参军以来遇到的运用炮火最熟练的支那军队,迫击炮的轰击又快又准,前进部队好几次突然被炮火覆盖,几乎全军覆没。”
“为打通攻击通道,本部自 12 月 1 日起,顶风冒寒,连日彻夜不眠。然为顾全军事大局,不得不忍痛激励部众继续攻击。”
“然敌甚为狡黠,非寻常支那军队般处处设防,而是择关键地段以小股兵力设防,主力则不断袭扰我军侧翼。”
“我军在攻坚过程中,常常遇到弹药匮乏之峻境,不得不和敌人以白刃战决胜负。”
“在这片山地中,战斗异常激烈,各个部队之间的混战使得大队与联队本部之间的联系时常被切断。每当夜幕降临,无线报话机便开始通宵忙碌起来,不断传来各处遭受袭击的报告。”
“敌人的夜袭部队装备精良,不仅有轻便的机枪,还有便携式的掷弹筒,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拥有大量的手榴弹。这些武器的配合让敌人的夜袭变得异常凶猛,给我方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如今,已经没有人敢去担任哨兵这个危险的任务了。在敌人如雨点般的手榴弹攻击下,连哨兵的尸体都难以找全。而那些外出搜索的部队,更是常常遭受来自四面八方突然冒出的机枪火力和榴弹爆炸的骚扰,伤亡惨重。”
“大队在付出巨大代价攻克敌人阻击阵地后,发现敌人已经在不远处又构建了新的阵地。”
“等到12月3日,联队受到敌军包围,敌众我寡我军顽强奋战,但是敌军的平射炮火力十分炽烈,我军被分割为数段。大队和联队本部失去了联系。”
“敌人的迫击炮弹在军旗下爆炸,旗手和卫兵三人被炸死。死伤者递增,危机迫在眉睫。”
“幸好,师团的支援部队赶来了,大队才摆脱了危机。我部和师团支援上来的一个步兵大队和一个炮兵大队向联队本部的位置推进。”
鬼子联队本部所在地,一团二营营长孟烦了正盯着被火烧焦的鬼子联队长的尸体和他怀里的联队旗。
“可惜。”孟烦了咂摸了一下嘴:“还能换不少东西呢。”
他走出鬼子联队指挥部,扫视着硝烟弥漫的战场。
昏黄的阳光下,焚烧鬼子尸体的黑烟直冲天际。
从鬼子的阵地来看,他们的战斗力还是不容小觑的。
在外围的铁丝网的爆破口处,国军工兵的尸体堆积如山,这些勇敢的工兵们,用自己的生命为后续的进攻开辟了道路。
从铁丝网到战壕的短短十几米距离,二营战士们的尸体铺满了整个道路,他们中大多数都是额头被子弹击中牺牲的,鲜血染红了这条通道。
这些战士们在冲锋的过程中,毫无畏惧地直面敌人的密集火力,最终倒在了血泊之中。
而鬼子的机枪阵地也已经被火箭筒炸开,成为一片废墟。原本应该被回收的机枪弹药,此时却在工事里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仿佛在诉说着这场惨烈战斗的激烈程度。
在战壕里,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和血腥气息。放眼望去,满地都是端着刺刀的鬼子士兵的尸体,他们被密集的火力打成了筛子。
这些鬼子士兵在其他火力不足的国军部队面前显得气势汹汹,但在二营强大的火力面前,却显得如此脆弱不堪。
在这片惨烈的战场上,不仅有鬼子的尸体,还有不少英勇的国军突击队队员的遗体。他们在与鬼子短兵相接时,毫不退缩。
有些队员被鬼子冲到了面前,毫不畏惧地拔出刺刀与之展开殊死搏斗,最终与敌人同归于尽。
在鬼子最后的据点——炮兵阵地上,更是一片狼藉。
这里到处都是密集的迫击炮爆炸痕迹,被炸得支离破碎的木头还在冒着滚滚黑烟。
鬼子在这里进行了最后的顽抗,当他们的工事被二营拉上来的平射炮轰开后,他们竟然全体发起了疯狂的万岁冲锋。
他们的垂死挣扎并未能改变战局。在二营重机枪交织成的火网下,这些鬼子最终只留下了那摊血肉模糊的残骸,横七竖八地散落在阵地前,成为了这场战斗的见证。
“营长。”通讯兵拿着电报跑了过来对孟烦了说道:“鬼子的后援到了,团部让咱们撤退。准备再打几个埋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