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铤听完鲍隆的话陷入了沉思,毕竟二百人看着虽多,但也就是防一防山贼盗匪之流,了不起就是可以和蛮族对抗一下。如果是遇到荆州其他觊觎“雪花盐”制作方法的世家豪族这点儿人根本不够看的,更不要说前一段时间还得罪了荆州黄家,杀了黄家家主江夏太守黄祖派来劫持自己的那群人,这是得罪死了。所以兵数多多益善,除了数量之外还需要把’护院’训练成精兵,装备也必须跟上,另外人吃马嚼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思考完了之后便对鲍隆道:“隆哥,我如果选这个屯长可否自行扩编兵数?”
鲍隆闻言也是大骇道:“你想扩编到多少?我的能力有限,最多能为你争取到一个曲(200人)的兵数,就算上下打点,让所有人当没看到也是至多增加五十人,也就是二百五十人的编制。”
林铤听完鲍隆的话也知道有点为难他了便回道:“如果我只是一个曲(200人)的兵力,剩下的我自行招募,也不需要郡府供养,由’庄子’上支出费用呢?”
鲍隆闻言道:“此法可行,但需以’庄子’护院的名义招募,另外这些’护院’不可随意驻留军营,避免落人口实。你此番想要招募多少’护院’?”
“在原有一曲(200人)的基础上再行招募四百’护院’,装备方面还需要隆哥多费心。”林铤见鲍隆松口也就不客气的把要求说了。
鲍隆一听也是面上泛起一阵苦笑:“廷钰兄弟,你可给我出了个难题啊。这样上下需打点好,其他我给你想办法,但是’护院’只可以从城外的流民之中招募,切记不可在城内招募。不然…………………………………”
林铤见鲍隆松口知道这件事情应该问题不大了,回去就可以着手安排接下去的事情了。只是不知道廖化这家伙是否已经到“庄子”了,这样就可以将四百人分为三个部分,其中两个部分各一百五十人分别交予廖化和赵累,其余一百人留作亲卫,这亲卫最好是先从鲍家村一起与自己迁徙到郡治所郴县的人里面先挑选。
“隆哥,’雪花盐’的利润足够,不要担心钱财的问题。但是拔营返回郴县后我想先回’庄子’看一下,之后再做其他安排。”林铤对鲍隆说道。
鲍隆则回道:“可以,但一屯(100人)的兵力郡中军队中我可以选出精锐之士卒调拨予你,另外一屯(100人)的兵力你自行招募训练,这一曲(200人)的士卒由郡中出钱粮供养。所以,廷钰兄弟你是考虑好选择屯长的军中职务吗?”
林铤也坚定的回道:“确定了!这样离隆哥近一些可以相互呼应。最主要的是离’庄子’近,方便照顾和保护鲍伯。我可不想再发生如同南平县城那日一般的情况。”
鲍隆听闻此言也是一愣,随后也是一脸欣慰的看着林铤点了点头。
在零陵军狼狈的撤退之后的第三日,此时基本上可以确定已经彻底击退了此次零陵军的进犯。鲍隆下令拔营回军,全军开拔返回郡治所郴县,这次由鲍隆率领林铤和徐盛为前军,陈应为后军以防意外。
林铤骑着马跟在鲍隆后面,回头看去这延绵数里的行军队伍如同一条长蛇一般。
林铤也是心中颇为意外,以前看书都以为陈应、鲍隆的不过是有些武力,头脑简单,智谋欠缺之辈。而自己穿越过来接触后才惊讶的发现,鲍隆这人不但有情有义,武力不凡,统兵方面谒有一定才能。最让自己意外的是陈应和鲍隆都还挺有脑子的,不但是有脑子,可以说是智商和情商都是在线的。陈应虽然武力不如鲍隆,但这变通能力和看人下菜的“本事”也不低。看来林铤还真是有点依仗自己是穿越者而小觑天下英杰了。
不过这次最大的收获不是获得了军职,也不是获得了自己的兵马,而是意外遇到并拢络了徐盛。
这次林铤也给鲍隆建议徐盛出力颇多,不如调至自己麾下担任都伯一职,这样徐盛也可以在军中发挥其才能。更主要的是他不用去庐江寻他亲戚就可以当上都伯了,徐盛也是心里乐开了花,对林铤那个感激涕零,恨不得当场就要和林铤结拜为异姓兄弟,当然林铤是拒绝的。
林铤也思考先按原先的制度“都伯”统领一队(50人)将麾下的一队(50人)士卒交予徐盛统领,待自己观察一段时间,确认徐盛能真心实意的留在自己身边效力再按原计划将剩余的五十人交予其统领。毕竟历史上的徐盛统兵数万都有如臂使指,区区百人还真是有点儿屈才了。
经过了数日的行军,终于是在一个晌午抵达了郡治所郴县的城外。鲍隆下令麾下所部返回各自驻地,只带了一小部分人连同陈应和林铤一同进城前往郡府向太守赵范大人复命,徐盛则被鲍隆遣人先带回自己府中候着。
一行人骑马走了一小会儿,终于是抵达的太守府邸。鲍隆嘱咐了林铤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急忙就和陈应先行去向太守赵范复命了,而林铤则备留在门房休息之处等待太守赵范的召见。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屯长统兵人数?:100人(由两队组成,每队50人);?编制层级?:五什为一队(50人)→两队为一屯(100人)→两屯为一曲(200人)】
【根据两汉军制,两屯(约100人)合并为一曲,设军侯统领。军侯的职责是管理两曲(约400人)的军事事务,并直接隶属于校尉】
【东汉军制中,常规军司马统兵400人,而别部司马因独立于正规编制,兵力常多于军司马。例如曹仁任别部司马时统领千余人。孙吴时期部分别部司马统兵可达500至4000人不等,如凌统领500人,而董袭、全琮等领兵数千】
【都伯统领?百余人?,相当于后世“百夫长”的职级。 ??在三国时期,都伯是基层作战单位的指挥官,通常统领约百人。但正常军队中“都伯”统领“一队”(约50人)?,属于基层军官过渡角色】
喜欢风起荆南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风起荆南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