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明日,旋能起坐。四日复能误。遂复常。(奉字昌,侯官人,见列仙传。侯官,县名,在福州。)
野史逸闻(神怪逸闻)
董奉字君异,侯官县人。吴先主时期,有一个年轻人任侯官县的长吏,见董奉当时有四十来岁。后来这位长吏罢官走了,五十多年后又担任了另外的职务,经过侯官县,见当年的同事都老了,而董奉的容貌似和五十年前一样。他就问董奉:“我当年看见你是这样,现在我已白发苍苍,可你却比当年还年轻,这是怎么回事?”董奉含糊地应了一句:“这是偶然的事罢了。”
交州刺史士燮得了暴病死去,已经停尸三天,正好董奉在交州,听说后就前去看望,把三个药丸放在死者嘴里,又给灌了些水,让人把死者的头捧起来摇动着让药丸溶化,不一会儿,士燮的手脚就像能动,脸上有了活人的颜色,半日就能坐起来,四天后就能说话了。士燮说:“我刚死的时候就像在梦中,看见来了十几个穿黑衣的人把我抓上车去,进了一个大红门把我塞进了监狱。
监狱里都是小单间,一间里只能住一个人。他们把我塞进一个小单间里,用土把门封上,就看不见一点光亮了。我忽然听见门外有人说太乙真人派人来召我,又听见有人挖开门上封的泥土,半天才把我弄出来。
这时我看见有一辆支着红伞盖的马车,车上坐着三个人,有一个人拿着符节,招呼我上车。车把我送到家门口我醒了,就复活了。”士燮向董奉跪拜说:“承蒙您救死复生的大恩,我该怎样报效呢?”于是他就给董奉在院里盖了一座楼侍奉他。董奉不吃别的东西,只吃干肉和枣,还能喝一点酒,士燮就一天三次供奉肉、枣和酒。
董奉每次进食都像鸟一样腾空来到座位,吃完了就飞走,别人常常无所察觉。
这样过了一年多,董奉辞别离去。士燮哭着挽留也留不住,就问董奉要去什么地方,要不要租买一条大船。董奉说:“我不要船,只要一具棺木就行了。”士燮就准备了一具棺木。
第二天中午董奉就死了,士燮把他装殓后埋葬了。七天后,有个从容昌来的人捎话给士燮,说董奉感谢他,望他多多珍重。士燮知道董奉未死,就到墓地打开棺材,见里面只有一块绸子。
后来董奉回到豫章庐山下住,有一个人得了热病,快死了,用车拉着来见董奉,叩头哀求董奉救命。董奉让病人坐在一间屋子里,用五层布单子蒙上他,让他别动。病人说起初觉得一个什么动物舔他身子的每一个地方,使他疼痛难忍。这个东西的舌头好像有一尺多长,喘气像牛一样粗,不知是个什么玩意儿。
过了很久那东西走了。董奉就把病人身上的布单揭下来给他洗澡,然后就让他回家。董奉告诉病人不久就会好,注意不要受风。过了十几天之后,病人身上的皮全脱掉了,全身通红且十分疼痛,只有洗澡之时才能止痛。又过了二十天后,病人身上已长出新的皮肤,病也全好了,而且皮肤十分光滑,像凝结后的油脂。
后来当地忽然出现大旱,县令丁士彦和官员们议论说:“听说董奉有法术,也许能降雨。”就亲自带了礼物拜见董奉,并述说了旱情。董奉说:“下雨还不容易吗?”说着抬头看看自己的屋子后说:“我的屋子都露天了,我担心真来了雨我可怎么办。”县令立刻明白了,就说:“先生只要能行雨,我保证马上给你盖新房子。”第二天,县令自己带着官员和民工共计一百多人,运来了竹子和木材,屋架很快就立起来了。但要和泥却没有水,众人本打算到几里之外去运水。董奉说:“不必了,今晚将有大雨。”他们就没去运水。到了晚上果然下起了瓢泼大雨,雨水把高处低处的田地都灌平了,老百姓都高兴坏了。
董奉住在山里从不种田,天天给人治病也是不取分文。得重病者经他治好的,就让患者栽种五棵杏树,病轻的治好后栽种一棵杏树,就这样过了几年的时间就栽种了十万多株杏树,成了一大片杏树林。他就让山中的鸟兽都在杏树林之中嬉戏,树下不生杂草,像是专门把草锄尽了一样。杏子熟后,他就在杏林里用草盖了一间仓房,并告诉人们,想要买杏的不用告诉他,只要拿一罐粮食倒进仓房,就可以装一罐杏子走。
曾经有个人拿了很少的粮食,却装了很多的杏,这时杏林里的一群老虎突然吼叫着追了出来,那人听得捧着装杏的罐子急忙往回跑,由于惊惶逃命,一路上罐里的杏子掉出去不少。
到家一看,剩下的杏正好和送去的粮食一样多。有时有人来偷杏,老虎就一直追到偷杏人的家中把他咬死,死者家的人知道是因为偷了杏,就赶快把杏拿来还给董奉,并磕头认罪,董奉就让死者复活。
董奉每年把卖杏得来的粮食全部救济了贫困的人和在外赶路缺少路费的人,一年能散发出去两万斛粮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