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清晨的山东烟台苹果园,金色阳光穿透云层,洒在连片的果树上,树枝上还挂着未消散的露水。高瀚带领的8人施工团队早已抵达,三辆满载光伏支架、太阳能板、排水管道的货车整齐停在果园空地上,工人们穿着深蓝色工装,正忙着清点设备、检查工具——今天,18套光伏设备与配套排水系统的施工正式启动,这是青云绿色技术首次在省外同步推进“光伏+排水”一体化项目,既是对技术实力的检验,更是打开山东市场的关键一步。
刘老板穿着灰色劳动服,手里攥着折痕分明的详细施工方案,早早在果园入口等候。看到高瀚,他快步上前:“高经理,昨天我已经安排人把施工区域的杂草、枯枝清理干净了,临时用电也从果园仓库拉到了现场,你们直接开工就行,不用操心其他事。”高瀚接过方案,快速翻看确认关键节点后,笑着回应:“刘老板您考虑得太周到了!我们今天分两组施工,一组负责光伏设备安装,从支架搭建到面板调试;另一组专注排水系统施工,先挖主排水沟,再铺管道和防渗膜,两组同步推进,保证12天内按时完工,不耽误您后续的农事。”
上午八点,施工工作正式启动,果园里顿时热闹起来。光伏组的4名工人熟练地搬运钢制支架,在标记好的点位上组装。小李蹲在地上,手里拿着水平仪,反复校准支架角度:“倾斜式支架必须精准到30度,这个角度既能保证冬季最大限度接收阳光,又能避开果树冠幅,不影响苹果生长。”他一边说,一边用粉笔在支架上做标记,确保每一根支架的角度都完全一致。排水组的工人则操作小型挖掘机,小心翼翼地开挖主排水沟,挖掘机的铲斗缓慢下落,避免损伤周围果树的根系。“沟深必须严格控制在50厘米,宽度30厘米,不能有丝毫偏差,不然会影响排水效果。”组长老王不时下车,用卷尺测量沟深,确认符合要求后,才让挖掘机继续作业。高瀚拿着施工图纸,在两个施工区域间来回巡查,每到一处都对照图纸核对点位、尺寸,发现微小偏差立即提醒工人调整,确保施工精准无误。
林静云和周烈九点多驱车赶到时,排水组已完成100米主排水沟的开挖,沟底平整,两侧垂直,防渗膜正准备铺设;光伏组的首批3套支架也已搭建完成,正准备安装太阳能板。刘老板拉着林静云的手,快步走到排水沟边,语气里满是兴奋:“林书记您看,这沟挖得又深又直,比我预想的还好,今年雨季肯定能快速排水,再也不用怕果树烂根了!”林静云蹲下身,手指轻轻触碰沟底的土壤,又查看防渗膜的厚度:“防渗膜要铺得平整,不能有褶皱,接口处要用专用胶带密封严实,避免雨水下渗后在沟底积水,影响排水效率。”高瀚在一旁补充:“后续我们还会在主排水沟的入口处安装过滤网,防止泥沙、枯枝堵塞排水泵,保证排水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中午十二点,施工团队暂停工作,在果园临时搭建的帆布休息棚里用餐。刘老板特意让厨房准备了热乎的饭菜,有红烧肉、炒青菜、鸡蛋汤,还熬了小米粥,用保温桶送到现场。“天这么冷,你们在户外干活辛苦,多吃点暖和暖和。”他给工人们递过碗筷,热情地招呼大家。席间,刘老板聊起对未来的期待:“等光伏设备装好,以后浇水、用电都能省不少钱;排水问题解决了,明年苹果肯定能增产提质,到时候我一定要请你们来果园尝新鲜的苹果!”林静云笑着回应:“我们等着您的好消息!施工期间有任何需求,或者后续设备使用有问题,随时给我们打电话,技术团队24小时在线。”
与此同时,青云的研学物资筹备也进入最后收尾阶段。陈晓雨在市政府旁边的物资仓库里,正带着两名工作人员清点物资。仓库的货架上,研学纪念册、生态种子礼盒、安全手套、遮阳帽整齐堆放,每类物资都贴着标签,标注着数量。“研学纪念册1000本,每本都包含生态知识、活动照片;生态种子礼盒1000份,里面装着番茄、生菜种子,还有种植说明书;安全手套和遮阳帽各1200套,尺寸齐全,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所有物资都已备齐,没有遗漏。”陈晓雨拿着清点清单,向赶来检查的林静云详细汇报,语气里满是踏实。
林静云走到货架前,拿起一份生态种子礼盒。礼盒采用环保纸盒包装,印着“青云生态研学·播种希望”的彩色字样,打开后,种子袋、说明书、小铲子整齐摆放。她仔细查看种子袋上的标签:“礼盒包装很精致,但种子标签要再用胶水贴牢些,避免运输或学生拿取时脱落,影响使用。”她又走到应急物资区,发现只有创可贴,立即建议:“还要准备些碘伏、棉签、退热贴,放在研学活动的医疗箱里,万一学生不小心划伤、擦伤,或者出现轻微发热,能及时处理,应对突发情况。”陈晓雨连忙点头,当场拿出手机,联系药店紧急采购应急药品,承诺当天下午就能补充到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