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时分,X军军部机关食堂里人声鼎沸,弥漫着饭菜的香气和军人们爽朗的谈笑声。邵明珠刚和参谋长许立山开完一个短会,讨论了一下军部划归华北军区后的初期对接事宜,感觉有些疲惫,正准备去食堂打饭。
他刚走到食堂门口,就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站在那儿张望,手里还提着一个裹得严严实实的搪瓷罐子。是刘念!
“媳妇儿?你怎么来了?”邵明珠有些意外,快步迎了上去。平时中午,刘念一般都在文工团吃,很少专门跑来军部。
刘念看到他,脸上立刻绽开温柔的笑容,举起手里的罐子:“我看你早上走的时候说今天事多,怕你忙起来又不好好吃饭。我早上炖了点鸡汤,想着给你送来,趁热喝点,补补身子。” 她打量了一下邵明珠略显疲惫的脸色,心疼地说:“看你,眼圈都有点青了,告诉你多少回了,不要熬夜看文件!”
邵明珠心里一暖,接过还带着温热的罐子,拉着刘念的手走进食堂:“没有,就是开了个会。你吃了没?没吃就在这儿一起吃点儿?”
“我吃过了,团里吃的快。我陪你吃,看着你把这汤喝完。”刘念笑着说。
两人找了个相对安静的角落坐下。邵明珠去打了一份简单的饭菜:馒头,白菜炖粉条,还有一点炒豆芽。他打开刘念带来的罐子,一股浓郁鲜香的鸡汤味立刻飘了出来,里面还有几块炖得烂熟的鸡肉和几颗红枣枸杞。
“真香!还是媳妇儿疼我!”邵明珠深深吸了一口香气,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拿起勺子先给刘念舀了一小碗,“来,你也再喝点。”
“我喝过了,你多喝点,专门给你炖的。”刘念把碗推回去,双手托着腮,满眼幸福地看着丈夫大口喝汤、吃饭。
喝了几口热汤,胃里暖和了,精神也松弛下来。邵明珠想起上午的大事,放下勺子,压低声音,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对刘念说:“念念,告诉你个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刘念好奇地凑近了些。
“咱们军,正式划归华北军区了!以后不在受野司的管辖。”邵明珠说道。
“啊?真的?那……那咱们不算四野的兵了?”刘念有些惊讶,她对这个变动背后的意义还不太清楚。
“番号是变了,这是中央的统一部署。”邵明珠解释了一句,然后重点来了,他眼睛发亮,“更重要的是,军长和政委,都高升了!”
“高升?”刘念睁大了眼睛。
“对!”邵明珠用力点头,语气带着与有荣焉的自豪,“梁军长,现在兼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咱们政委,兼任华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晋升!进入大军区领导班子了!”
“天啊!副司令员!副主任!”刘念捂住了嘴,眼中充满了惊喜和敬佩,“这……这真是天大的喜事!梁军长和赵政委真是实至名归!他们带兵打仗、做思想工作,都是一等一的好!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她是真心为这两位一直以来关照他们夫妻的首长感到高兴。
“是啊!”邵明珠感慨道,“上午开会宣布命令的时候,我心里也挺激动的。这说明上级对咱们军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军长、政委能力的高度信任!”
刘念高兴之余,忽然想到一个实际问题,关切地问:“那……军长和政委以后是不是就要常去军区司令部办公了?不在咱们军部了?” 她有点担心首长调动会影响军内稳定。
邵明珠明白她的顾虑,笑着摇摇头,给了她一个安心的眼神:“这个你放心!我问过军长和政委了。他们明确说了,工作重心还在咱们军里!军区那边是兼职,定期去开会汇报,家还安在军部! 军长说,家,不能搬!”
“真的?!那太好了!”刘念长舒一口气,拍手笑道,“军长和政委真是念旧情,重根基!有他们坐镇,咱们军肯定稳如泰山!对了,”她想起赵刚和冯楠的事,狡黠地眨眨眼,“赵政委还在军部,那他和冯楠姐见面也方便多了!真是双喜临门!”
邵明珠也被她逗笑了:“你呀,操心的事儿还不少!不过说得对,这确实是好事。”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沉稳了些,“军里稳定,我们下面的人干活也安心。现在形势变化快,我们更得兢兢业业,把本职工作做好,不能给首长们拖后腿。”
“嗯!你一定行的!”刘念用力点头,给丈夫鼓劲,“你现在是代理副参谋长了,责任重了,更要好好干!家里的事你不用操心,有我呢!保证不让你分心!”
看着妻子坚定而支持的眼神,邵明珠心中充满了力量和温暖。他伸手握住刘念放在桌上的手,轻声说:“谢谢你,媳妇儿。有你在背后支持我,我什么困难都不怕。”
阳光透过食堂的窗户,洒在两人紧握的手上,也洒在桌上那罐冒着热气的鸡汤上。
时间进入1950年夏末,随着全国局势基本稳定,军队建设的重心开始从“打天下”向“治军”、“建军”转变。中央明确提出“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军”的口号,全面学习苏联老大哥的先进经验被提上日程。一整套关于军队正规化建设的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开始自上而下地在各部队推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