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厂主体厂区的改造工程,在扫清了人为设置的环保障碍后,终于得以全面启动。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出具的权威报告,不仅洗刷了莫须有的“污染”嫌疑,更为厂区的科学规划和安全建设提供了坚实依据。设计院的最终图纸经过几轮优化,充分考虑了现代化钓具生产的工艺流程、环境控制和未来发展空间。由毛蛋牵头招标确定的施工队,是省内有口皆碑的工业建筑劲旅,随着第一辆挖掘机轰鸣着驶入厂区,破败沉寂的土地开始焕发新的生机。
整个“旭遇”团队都沉浸在一种前所未有的忙碌与期待之中。陈遇作为总指挥,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新厂区的建设上。他每天天不亮就来到工地,与施工方核对进度,解决突发问题,常常忙到深夜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临时住处。林莉则坐镇后方,统筹资金调度、物资采购以及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前方建设粮草充足、手续顺畅。她原本就清秀的脸庞更显消瘦,但眼神中的坚毅和干练却与日俱增。
孙宇和李文博带领的技术团队,一边跟进新厂区专用实验室和无尘车间的设计细节,一边加紧“凌波”系列溪流竿和“惊涛”系列矶钓竿的研发试制。王小虎的右手恢复情况超出预期,虽然还不能进行精细的卷制操作,但已经能够胜任生产管理的协调工作,他带着一群新招聘的红星厂下岗职工,熟悉设备图纸和工艺流程,为即将到来的设备安装和试生产做准备。周凯则负责内外宣传与品牌维护,既要向市场预告“旭遇”的产能升级和新品计划,稳定客户预期,又要应对时不时冒出来的、关于新厂建设的各种猜测和谣言。张伟如同团队的“影子”,牢牢守护着网络和信息安全,同时密切关注着“渔火”及潜在对手的一切动向。
这天下午,陈遇正在工地上与施工经理查看地基浇筑情况,毛蛋开着那辆桑塔纳风风火火地赶了过来,脸色不太好看。
“遇仔,有个情况。”毛蛋把陈遇拉到一边,压低声音,“我刚从我爸那儿听到点风声,‘渔火’那边没闲着,黄明远最近频繁往省城跑,接触了几家和我们有合作关系的碳布原材料供应商。”
陈遇眉头微蹙,拍了拍手上的灰尘:“具体什么情况?想断我们的货源?”
“还不完全清楚。”毛蛋摇头,“但我估计,无非是两种可能:要么是抬高价格,挤压我们的利润空间;要么就是游说那些供应商,给我们断供或者降低供应优先级。咱们新厂区一旦投产,对碳布的需求量是现在的几倍,这个时候原材料出问题,可是要命的。”
陈遇沉吟片刻,目光扫过眼前热火朝天的工地。新厂的根基正在打下,绝不能倒在原材料这一关上。“我们的原材料库存还能维持多久?”
“按照现在的生产速度,加上为新品准备的料,大概还能支撑两到三个月。但新厂投产在即,必须提前备足至少半年的量,才敢说稳妥。”毛蛋对这块门儿清。
“供应商那边,我们一直是现金结算,信誉良好。黄明远想靠游说就让他们背弃合作,没那么容易,除非他开出我们无法拒绝的条件,或者……”陈遇眼神一冷,“用上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
“我也是这么想。”毛蛋点头,“黄明远这老小子,正面玩不过,就喜欢玩阴的。咱们得提前防备。”
“嗯。”陈遇点点头,“毛蛋哥,你亲自跑一趟,去拜访我们那几家核心供应商。一是巩固关系,把咱们新厂区的规划和未来需求跟他们交个底,增强他们的信心;二是探探口风,看看黄明远到底接触了谁,开了什么条件;三是可以考虑签订更长期的供货协议,甚至预付部分货款,锁定资源和价格。我们要表现出比‘渔火’更大的诚意和决心。”
“好!我明天就去!”毛蛋应承下来,“妈的,跟这帮人打交道,真费劲,还是跟钓友一起钓鱼痛快。”
陈遇笑了笑,拍拍他的肩膀:“商场如战场,有时候比钓鱼复杂多了。辛苦你了,毛蛋哥。”
“嗨,咱兄弟之间说这个!”毛蛋摆摆手,“对了,还有件事,虎子那边新招的工人培训得差不多了,是不是该考虑把老厂区的设备逐步往这边搬迁了?总放在那边也不是个事,还得派人看着。”
“搬迁方案虎子和孙宇他们制定好了吗?”陈遇问。
“基本差不多了,分了几个批次,先搬辅助设备和库存原料,核心生产线等到新车间完全弄好再搬,尽量减少对现有生产的影响。”毛蛋回答。
“那就按计划开始执行。让虎子总负责,周凯配合做好宣传和客户告知。一定要确保安全,设备是我们的命根子。”陈遇叮嘱道。
“明白!”
送走毛蛋,陈遇继续在工地上巡视。看着拔地而起的钢结构厂房框架,他的思绪飘回了前世。那时的他,只会向父母索取昂贵的钓具,却从未真正理解一件产品从无到有所蕴含的艰辛与智慧。重生归来,他从最基础的材料学起,亲手参与每一个环节,才深知脚踏实地、敬畏技术的可贵。眼前的这片工地,不仅仅是一座工厂,更是他弥补前世遗憾、实现今生价值的舞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