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钓竿卷制车间,审核组对使用的树脂产生了兴趣。
“你们使用的环氧树脂,固化剂成分是什么?VOC(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如何?”安德森问。
孙宇早已准备好资料:“我们使用的是与吉化联合研发的低粘度、低温固化改性环氧树脂体系。其固化剂采用了新型胺类化合物,VOC含量极低,且固化过程无需高温,进一步降低了能耗。这是树脂和固化剂的MSDS(材料安全数据表)以及第三方挥发性检测报告。”
审核组随机抽取了正在使用的树脂样品,准备带回进行独立检测。
连续两天的高强度审核,“旭遇”方面应对得滴水不漏。无论是文件记录还是现场管理,都展现出了远超普通企业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周凯策划的“绿色旭遇,透明之旅”媒体开放日活动也同步进行,不少受邀前来的记者和钓友在参观后,都自发地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见闻,对“旭遇”的环保理念和实践给予了高度评价。
舆论的天平,开始明显地向“旭遇”倾斜。
然而,陈遇和张伟都清楚,对手绝不会就此罢休。真正的杀招,往往隐藏在光明正大的审核流程之外。
第三天下午,就在审核接近尾声时,张伟的监控系统捕捉到了一条异常信息。
“遇哥,发现一个可疑信号。”张伟的声音透过加密电话传来,带着一丝冷峻,“有一个匿名IP,正在通过多层跳板,尝试渗透我们研发中心的内部服务器,访问权限不高,但目标很明确,指向了‘虎煌’4.0项目的非核心但涉及部分工艺参数的文件库。”
“能追踪到源头吗?”陈遇眼神一凛。
“对方很狡猾,用了肉鸡网络,源头暂时无法精确定位,但攻击模式和数据流向的特征,与我们之前记录的、疑似与日利有关的网络活动有高度相似性。”张伟回答,“另外,我们安排在审核组下榻酒店外围的被动监控设备,捕捉到安德森的一名助理,在昨晚曾短暂离开酒店,与一个身份不明的男子在附近咖啡馆有过短暂接触。无法获取谈话内容,但行为可疑。”
“声东击西?”陈遇立刻明白了对方的策略。明面上用合规审核吸引注意力,暗地里却试图通过网络攻击窃取核心技术!甚至可能想利用审核组内部的人员做文章,比如,在“旭遇”提供的样品或环境中“制造”出某些“问题”。
“加强网络防御,设置蜜罐,引导他们访问我们准备好的、经过处理的‘技术资料’,让他们自以为得手。”陈遇迅速下令,“同时,通知内保部门,加强对审核组入住楼层及园区重点区域的非干扰式监控,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也防止有人做手脚。注意,绝对不能与审核组发生任何正面冲突,一切要在暗中进行。”
“明白。”张伟简练回应,立刻部署。
与此同时,陈遇让林莉以公司名义,邀请审核组全体成员共进一次非正式的工作晚餐,地点就在园区内部的高级餐厅,由毛凤英和赵梅亲自掌勺,用的是食堂自种的有机蔬菜和可靠的食材来源。席间,陈遇和林莉只谈风土人情,介绍企业文化,绝口不提审核事宜,态度热情而坦荡。
安德森虽然依旧严肃,但紧绷的表情似乎缓和了一些。席间,那位被监控到与外人有接触的助理,显得有些心神不宁。
晚餐后,陈遇接到张伟的后续报告。
“网络攻击方已经‘成功’获取了我们预设的、含有微小逻辑错误和标记的‘虎煌4.0初期废弃方案’的部分文件。预计他们会如获至宝。酒店那边,那名助理回到房间后没有异常举动,但与他接触过的陌生男子,我们的人已经跟上,正在核实身份。”
“很好。”陈遇嘴角微扬,“让他们先高兴一会儿。把重点放在盯住那个助理和陌生男子身上,看看他们接下来还有什么戏码。”
第四天,也是原定审核的最后一天。安德森团队进行了最后的资料复核和闭门讨论。
下午,安德森代表审核组,向陈遇及“旭遇”管理层进行了初步的口头反馈。
“陈先生,林女士,以及各位‘旭遇’的管理层。”安德森的语气依旧平稳,但措辞明显谨慎了许多,“经过我们团队这几天的全面审核,我们认为,‘旭遇’公司在环保理念、管理体系以及具体实践上,确实投入了大量资源,并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尤其是在‘自然之息’饵料的全生命周期环保控制,以及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技术应用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
他顿了顿,话锋微转:“当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可以进一步提升的方面,比如部分老旧设备的能效仍有优化空间,部分环保数据的在线监测和实时传输系统可以更加完善。这些我们会在最终的书面报告中详细列出。”
陈遇认真听着,点头表示接受:“非常感谢安德森先生和各位专家的辛勤工作和宝贵意见。我们一直认为,环保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没有终点。您提到的这些方面,我们会立刻纳入改进计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