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阴间那七十二城之中,有一座宛如遗世明珠般的小城。
晨曦初露,尚未破晓,街道上还空无一人,冷冷清清,唯有一家小店早早地忙碌开来,昏黄的灯火在晨雾中摇曳,仿若黑暗里的一点希望之光。
经营这家小店的,是一对年轻的夫妇,男子叫方宇,女子为天天。他们身形矫健,面容虽带着劳作的些许疲惫,却难掩眼底的温柔与坚韧。
二人此前在阴间奔波,从未有过闲暇享受二人相伴的时光,机缘巧合之下踏入这小城,被此处的静谧美好吸引,便决心停留,靠着做早餐生意安身立命。
他们主要承接了给都府城防军供应早餐的活儿。每日清晨,后厨便是一片热气腾腾的景象。
一笼笼专为阴间鬼族特制的新奇包整齐码放在蒸笼之上,准备接受烟火的洗礼。这包子的馅料颇为讲究,选取的是饱含阴灵气的兽肉,皆是从阴间特有的阴兽身上精心剔下,再佐以生长在阴气浓郁之地的灵草,以及只有阴间才有的奇异杂草,按照严格的配比混合而成。
对于阴间的兵卒而言,食用这样的包子,能够快速补充战斗与巡逻所需的阴灵气,保持精力充沛,守护城池安危。
包子蒸熟之后,方宇手脚麻利地将它们仔细打包,稳稳放置在推车上,而后沿着蜿蜒的石板路,缓缓向着城主府的食堂推去。
他们做的是外包生意,靠着这份稳定的订单,小日子也算过得有滋有味。
然而,近来这小城却陷入了一种莫名的动荡不安之中。冥族与魔族之间的战火愈燃愈烈,仿若汹涌的潮水,逐渐波及到这片原本宁静的土地。
城中的兵力如同被狂风卷走的落叶,大批大批地被紧急征调走,只余下几个年老体弱的士卒留守。
如此一来,方宇和天天的生意自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订单锐减,无奈之下,他们只能转变经营策略,开始面向当地的老百姓售卖早餐。
但考虑到成本与百姓的消费能力,所用的食材自然不能如供应城防军那般精细昂贵。虽说如此,二人依旧秉持着良心,尽力保证包子的口味与卫生。
忙碌了一天,天色渐暗,方宇推着车,与天天并肩走回他们那温馨的小铺子。车轮在石板路上辘辘作响,似在诉说着这一日的辛劳。
街边的房屋错落有致,在暮色笼罩下,仿若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这座小城本有着江南水乡般的温婉韵味,城内各式房屋错落分布,皆被一座强大的护城大阵守护着。从前,边缘地区从未遭受过冥族与魔族战火的侵袭,百姓安居乐业,街头巷尾总是洋溢着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可短短两年时光,一切都已物是人非。冥族与魔族连年征战,像是一场无尽的噩梦,让这座小城也深陷其中。
城中兵力被调配得七零八落,如今剩下的几乎都是些老弱残兵。这些老兵即便身形佝偻、步履蹒跚,却依旧每日坚守岗位,负责城防巡视,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潜藏危险的角落。
不仅如此,为了补充兵员,官府甚至开始在城中抓壮丁,一时间,人心惶惶,恐惧的阴霾笼罩在每个人心头。
往昔那热闹繁华的景象,仿若一场远去的旧梦,再也寻不见踪迹,徒留这萧瑟冷清的街巷,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
方宇和天天回到铺子,点亮屋内的烛火,烛光映照着他们满是疲惫却又相互依偎的身影。
尽管前路迷茫,可只要两人携手,便能在这乱世中寻得一丝温暖与安宁,他们相信,总会有云开雾散的一天。
晨曦初露,天边泛起一抹鱼肚白,方宇像往常一样,推着装满包子的小车,匆匆往军营赶去。这些包子,可是给守城将士们准备的餐食,热气腾腾,散发着诱人的麦香。
行至一处静谧的山林小道,方宇敏锐的感知力突然捕捉到一丝异样。他眼神瞬间锐利如鹰,不动声色地放慢脚步,悄然环顾四周。
果不其然,几个鬼鬼祟祟的身影在灌木丛后一闪而过,那身形、那气息,分明就是魔族的探子。方宇冷哼一声,心中暗忖:“这些家伙,又来搞鬼,真当我这一路是白走的?”
说时迟那时快,他身形一闪,如鬼魅般欺近那几个探子。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把匕首,寒光一闪,还没等探子们发出惊呼,便已干净利落地解决了战斗。这,已经是他第 81 次成功铲除魔族探子了。
而在魔族的大营之中,此刻却是一片阴霾密布、怒火烧天的景象。主帅听闻探子又一次全军覆没,气得猛地一拍桌案,将桌上的酒水震得四溅开来:“废物!全是废物!我派出去的精英探子,怎么就一次次折戟沉沙在那小小的聊城?”
一旁的副将们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
这聊城虽说是 72 城之中规模最小的一座城池,但其战略地位却举足轻重。它宛如一座关键的枢纽,连通着去往冥界的隐秘道路。
只要掌控此地,魔族大军便能避开阴间界重重险关,长驱直入直捣冥界。正因如此,聊城城外,如今驻扎着将近 100 万的军马,密密麻麻的营帐好似一片钢铁丛林,将那通往冥界的入口护得严严实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