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王老五的秘密外围调查迅速而谨慎地展开。一组侦查员化身成为收粮贩子、保险推销员等身份,进入柳镇,对王老五的现状、性格、日常活动进行摸底;另一组人则开始艰难地回溯历史,试图从尘封的记忆和可能残留的记录中,挖掘出98年案发前后王老五的情况。
调查反馈陆续汇总:
现状:王老五目前独自居住在柳镇老街上的一间旧平房里,平时在镇上的建筑工地打零工(做小工),偶尔也骑个三轮车倒卖点水果。脾气确实不好,经常和工友或顾客发生口角,但近几年没再有过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经济状况一般,温饱水平。
社会关系:他年轻时确实有几个经常混在一起的哥们,都是柳镇及周边乡镇的混混。其中两人已经去世(一人车祸,一人病故),还有一人叫李彪,后来去了南方打工,具体情况不明。目前他没什么特别close的朋友。
历史回溯:这是一项极其困难的工作。通过走访一些柳镇的老人和当年派出所的老档案,依稀了解到,98年那会儿,王老五确实和他那几个哥们(包括已故的和那个李彪)混在一起,整天无所事事,经济拮据。但案发后,似乎也没人注意到他们突然变得很有钱(粮站被抢的可是近五万巨款)。有老人模糊记得,大概99年左右,王老五好像离开过柳镇一段时间,说是去外地打工了,但没多久又回来了。
这些信息,似乎进一步加深了王老五的嫌疑。他与当年排查重点吻合,有团伙基础,有作案动机(经济拮据),也有作案后暂时离开避风头的可能。但是,依然缺乏任何直接证据能将他和那起血腥的抢劫杀人案联系起来。
那笔巨款到底去了哪里?为什么没有挥霍的迹象?是藏起来了?还是被迅速分散了?另外两名同伙到底是谁?是已经死掉的那两个,还是包括那个去了南方的李彪?或者另有其人?
案件似乎看到了曙光,但前方依然迷雾重重。如何撬开王老五的嘴,如何找到那缺失的直接证据,成为了摆在专案组面前最大的难题。
陆野在精力稍微恢复后,再次调出了系统关于王老五的匹配信息。他注意到一个细节:系统显示王老五2010年那次打架被录入指纹,是因为在菜市场与人发生争执,起因是几块钱的菜钱。一个曾经可能抢劫过数万巨款的人,二十年后会为了几块钱当众与人厮打?
这似乎有些矛盾。是巨款早已挥霍一空?还是他根本就没分到那么多?或者,当年的事情另有隐情?
【启动犯罪心理学(隐性技能)知识库…信息检索中…】
【分析:案犯心理可能存在以下情况:1. 赃款并未如预期般获得或公平分配,导致其长期处于经济窘境,加剧其挫败感和易怒情绪;2. 背负命案秘密长期压抑,可能通过一些小事发泄情绪;3. 或对自身处境有不公平感,易被小事触发愤怒。】
系统的隐性知识库提供了一些可能的心理解释。
陆野觉得,或许可以从这个角度,结合【心理学】的知识,来制定下一步的审讯策略。但现在首要任务,还是需要找到更坚实的证据,或者,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与王老五进行正面接触。
喜欢刑侦天梯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刑侦天梯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