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灯火通明,夜色已深如墨。陆野闭目靠在椅背上,额角沁出的细密汗珠在灯光下折射出微弱的光亮,他的呼吸悠长而刻意保持平稳,仿佛正进行着一场无声的马拉松,所有的力量都内敛于精神层面的坚守。孙建军坐在对面,面前的烟灰缸里已经堆了不少烟蒂,他眉头紧锁,目光时不时落在陆野苍白的脸上,既有期盼,也有一丝不忍。
【警告:数据流出现异常波动,疑似遭遇历史数据归档隔离层...正在尝试重新校准接入协议...消耗增加15%...】
【正在进行第7轮特征点模糊比对,针对指纹边缘特征与低质量历史录入样本...进度缓慢...】
系统的提示音在陆野脑海中断断续续响起,带来的是一波强过一波的精神撕扯感。他感觉自己像是一叶扁舟,漂浮在由无数0和1构成的汹涌数据海洋之上,每一次浪潮打来,都几乎要将他的意识掀翻。系统所谓的“休息状态”只是相对而言,维持这种深度的连接本身,就是对意志力的极致考验。他必须时刻集中精神,引导着那缕源自二十多年前的微弱线索——那枚残缺指纹的增强特征、那几个模糊足迹推断出的体貌信息——在这片浩瀚无涯的数据深渊中,进行着近乎渺茫的搜寻。
时间的概念变得模糊。可能是过了几个小时,也可能只是片刻。陆野的感知里,只有无穷无尽的数据洪流冲刷而过。大部分信息都是无关的噪音,是数以千万计的被排除项。偶尔,会有一个微弱的“可能匹配”信号闪过,但旋即又被更精确的算法验证所否定。这种感觉,就像是在一片无边无际的沙漠里,寻找一颗特定沙粒,而且这颗沙粒还可能早已风化变形。
就在陆野感觉自己的精神力快要接近极限,太阳穴的抽痛变为持续不断的钝痛时,一丝异样的“涟漪”通过系统连接传递过来。
【检测到一组低频振荡匹配信号...来源:县局2012年历史行政拘留人员指纹备份库(低优先级归档区)...】
【信号微弱,正在进行特征增强与二次验证...】
【验证中...与目标指纹特征点吻合度初步评估:41%...低于阈值,但信号持续特征异常...触发深度溯源协议...】
陆野精神一振,立刻集中起残余的意志力,引导着系统算力向这个微弱信号源聚焦。他“看”不到具体内容,却能感知到一种“方向”。就像在黑暗中,忽然捕捉到一丝极细微的、若有若无的气流,指引着某个可能存在缝隙的方向。
【深度溯源启动...追踪该指纹样本原始录入记录...】
【记录检索中...来源:2012年8月,清河县局城南派出所处理的一起普通治安纠纷,当事人:张某某(男,时年38岁),因在市场与人争执斗殴,情节轻微,拘留五日...】
【正在调取该张某某2012年全档信息,包括当时录入的十指完整指纹...】
【信息调取成功...开始进行高精度复核比对...】
进程似乎加快了。陆野能感觉到系统的运算资源正在向这个“张某某”的档案汇集。那枚2012年录入的、可能因为当时设备或操作原因质量并不算顶级的指纹,正在被层层剥离分析,与1998年那个血腥夜晚留在粮站木质桌面上的残缺印记进行着跨越十四年的隔空对照。
【复核比对进行中...特征点吻合度提升至53%...65%...78%!】
【警告:因历史样本质量限制,部分区域比对置信度不足。但核心特征点群(三角区、箕形线流向)高度吻合!】
【初步判定:2012年录入指纹之张某某,与1998年粮站案现场遗留残缺指纹,存在高度关联!】
成了!陆野心中猛地一松,那股巨大的精神吸力瞬间减弱了不少。但还没等他喘口气,系统的提示再次响起,并且带着更深的挖掘意味。
【根据关联性,自动触发关联人员拓展筛查...以张某某为核心,筛查其社会关系网中,1998年前后年龄在20-40岁之间、具备本地活动轨迹、且体貌特征符合足迹推断(身高165-175cm,体型中等,或有一人略有跛足)的男性关联人员...】
【筛查中...接入常住人口历史变迁数据库...】
新的数据洪流再次涌来,但这一次目标明确了许多。陆野咬牙继续支撑。他感觉到系统正在以这个“张某某”为圆心,将侦查员们需要耗费数月甚至数年才能完成的社会关系和历史轨迹排查,在极短时间内疯狂推进。
几分钟后,结果开始显现。
【关联人员筛查完成。筛选出三名潜在关联度较高人员(基于同期居住地、亲属关系、档案记录交集判断)。】
【人员A:李彪,男,1976年生,曾与张某某同期在柳镇居住(1997-1999年),登记表记录显示其为张某某远房表亲。2001年迁出本县,目的地记录模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