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案组的排查工作如同撒开的一张巨网,在全省乃至周边区域铺开。各种信息如同雪片般汇集到省厅指挥室,白板上的线索越来越多,但也越来越杂乱。
疑似场所排查了上百处,要么证实与案件无关,要么就是废弃多年,毫无线索。失踪人口名单扩大到了三十多人,DNA比对需要时间,而且未必能对上。监控排查更是进展缓慢,面对海量的视频数据,技术人员们眼睛都快看瞎了,也没找到那个幽灵般的抛尸车辆。
焦虑和疲惫开始像瘟疫一样在专案组内部蔓延。连续的高强度工作,加上案件本身的压抑感,让每个人的神经都绷到了极限。
“妈的!这孙子难道会隐身不成?”一个来自北州市局的壮汉刑警忍不住骂了一句,烦躁地抓了抓头发。他负责排查北州工地周边的社会关系,几天下来毫无收获。
“他不是会隐身,是太会选地方了。”旁边一个临江来的女警叹了口气,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每个抛尸点都像是精心计算过的,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我们的监控盲区和排查难点。”
陆野听着队员们的抱怨,没有制止。适当的宣泄有助于缓解压力。他走到咖啡机旁,给自己接了满满一大杯黑咖啡,滚烫的液体下肚,才感觉混沌的大脑清醒了一点。
他知道,越是这种时候,自己越不能乱。他是这个团队的主心骨。
【心理素质强化(被动)生效中…】
【提示:宿主正承受高强度破案压力及团队管理压力,建议保持冷静,寻找突破口,适时鼓舞士气。】
系统的提示音在脑海中淡淡响起。陆野深吸一口气,走到白板前,拿起记号笔。
“都静一静。”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让嘈杂的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他。
“我知道大家很累,很憋屈。对手很狡猾,我们在明,他在暗。”陆野的目光扫过一张张疲惫而紧绷的脸,“但越是这样,我们越要沉住气。他做了这么多,不可能不留下任何痕迹。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比他有更多的耐心。”
他转身,在白板上画了一个圈:“我们现在所有的排查,都围绕着一个核心——找到第一现场,也就是凶手作案分尸的那个地方。只要找到那里,就能找到决定性的证据!”
“陆组,道理我们都懂,可这第一现场…”技术支队的负责人面露难色。
“换个思路。”陆野打断他,“我们之前一直在想,凶手需要一个大、隐蔽、有处理条件的场所。但如果…他并不需要那么大的地方呢?”
众人一愣。
“四具尸体,是分次处理的?或者…他处理尸体的方式,比我们想象的要更…节省空间?”陆野沉吟着,“秦法医说,分尸手法专业,工具可能是电锯或解剖锯。使用这类工具,会产生大量的…喷溅物和组织碎屑。清理起来非常麻烦。”
他眼神一亮:“重点排查那些近期进行过彻底清洁,尤其是使用强效消毒剂、清洁剂,或者进行过管道疏通、甚至小型装修的场所!特别是租赁的仓库、车库、地下室,或者位置偏僻的私人诊所、兽医站…任何有可能接触到解剖工具的地方!”
这个思路更加具体,也更有针对性。队员们的精神为之一振。
“还有那个亮蓝色颗粒!”陆野指向白板上法医备注的那一行,“化验结果出来没有?”
“刚出来!”一个年轻民警拿着报告跑进来,“是一种工业用的研磨剂颗粒,常用于金属表面抛光处理!在某些特定工厂,或者…汽车修理厂,特别是涉及钣金修复的地方,可能会用到!”
汽车修理厂!这个范围瞬间缩小了!
“好!”陆野用力一拍桌子,“调整排查重点!优先排查省内,尤其是四个抛尸城市交通辐射范围内的,具备独立封闭空间(如喷漆房、隔离工作间)的汽车修理厂、钣金喷漆店!重点关注近期停业、转让、或者有异常清洁行为的!”
新的指令下达,专案组再次高速运转起来,但这一次,方向更加明确。
深夜,陆野终于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父亲陆建国还没睡,坐在客厅里,电视开着,却没有声音。看到儿子回来,他什么也没问,只是默默地去厨房把一直温着的饭菜端出来。
“爸,您怎么还不睡?”陆野看着父亲花白的头发,心里有些发酸。
“等你。案子…很棘手?”陆建国给儿子盛了碗汤。
“嗯。”陆野点点头,拿起筷子,却没什么胃口,“死了四个人,被…分开了,扔在四个市。”
陆建国的手顿了一下,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痛惜和愤怒,最终只是叹了口气:“造孽啊…你也别太逼自己,注意身体。吃了饭,早点休息。”
简单的话语,却充满了力量。陆野默默地吃着饭,家的温暖一点点驱散着从案发现场带回来的阴冷。
他不能倒下,为了身后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家庭,为了给那四个支离破碎的生命一个交代,他必须撑住,必须找到那个隐藏在黑暗中的“拼图者”。
喜欢刑侦天梯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刑侦天梯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