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个“幽灵”受害者的出现,让专案组的气氛更加凝重。排查工作如同在黑暗的沼泽中跋涉,每一步都异常艰难。
对李伟、赵刚、孙强、张强四名已知受害者的社会关系调查仍在深入,但进展缓慢。四个人如同生活在不同的世界,明面上的线索根本无法将他们串联起来。通讯记录没有重叠号码,银行流水没有共同交易,社交圈更是风马牛不相及。
那辆关键的黑色无牌金杯面包车,在最后一次出现在西潭市郊后,就如同人间蒸发一般,再也找不到踪迹。凶手显然对车辆的隐藏做了充分准备。
王教授团队发现的特殊化学溶剂——那种含有特定苯系物和酮类的复合有机溶剂,调查也陷入了僵局。这种溶剂虽然不常见,但使用范围依然很广,从特殊的工业清洗到美术材料领域都有涉及,排查起来需要时间。
似乎所有的线索都走到了死胡同。
陆野没有焦躁,他深知这种大案要案的侦破,往往比拼的就是耐心和细致。他再次将自己沉浸在所有的案件材料中,反复翻阅每一份现场报告、每一张照片、每一句询问笔录。
【案件统筹分析】功能在后台持续运行,不断交叉比对各项数据,寻找任何可能被忽略的关联。
夜深人静,指挥室里只剩下陆野和几个负责夜间值守的同事。台灯的光晕照在摊开的卷宗上,陆野的目光停留在四名已知受害者的最后出现地点和时间上。
张强,最后被朋友看到是在北州市的一个地下赌场附近,时间是晚上十点左右。
李伟,最后一次给学员上完私教课,离开健身房是晚上九点半。
赵刚,运完一车货后,在南都市郊的一个小餐馆吃了宵夜,晚上十一点离开。
孙强,在工地加班到晚上九点,和工友一起喝了点酒,然后独自返回租住的工棚。
时间都在晚上,地点分散…似乎还是没有规律。
陆野的指尖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目光再次扫过王教授关于那条“幽灵”左腿的报告——“…皮肤表面发现微量绿色颗粒,疑似苔藓或植物碎屑…骨骼肌肉显示长期重体力劳动特征…”
苔藓…植物…重体力劳动…
他又拿起发现尸块地点的环境报告。南都护城河(水生植被)、临江垃圾场(周边有荒草)、北州工地(泥土、建材)、西潭高速排水渠(边坡杂草)…
等等!
陆野猛地坐直身体,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迅速翻出北州那个“顺达”汽修厂周边的环境勘查报告。报告提到,修理厂后面有一小片废弃的苗圃,长期无人打理,长满了杂草和苔藓!
“幽灵”左腿上的植物碎屑,会不会就来自那里?!
如果第五个受害者是在“顺达”汽修厂遇害的,或者曾在那里出现过,那么沾染上那里的苔藓就说得通了!
更重要的是,“顺达”汽修厂!它本身就符合之前关于第一现场的多个推测:具备独立空间、可能使用研磨剂(汽修)、可能进行彻底清洁、老板突然关门…
之前因为DNA比不中,以及车辆追踪中断,对“顺达”的调查一度放缓。但现在,“幽灵”左腿的植物碎屑,将这个废弃的修理厂再次推到了聚光灯下!
“立刻!”陆野拿起内部电话,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兴奋,“让北州支队,立刻对‘顺达’汽修厂后面的废弃苗圃,进行地毯式搜查!重点寻找任何可能与第五名受害者相关的痕迹,比如血迹、挣扎痕迹、或者…其他被遗漏的物证!”
“还有,再次提审‘顺达’修理厂老板的所有已知社会关系,尤其是那些可能同样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者近期失踪的人员!第五个受害者,很可能就在他们中间!”
下达完指令,陆野仍旧觉得有什么地方被忽略了。他重新看向四名已知受害者的信息。
张强(赌场附近)、李伟(健身房)、赵刚(小餐馆)、孙强(工地)…他们的最后出现地点,都是人员相对混杂,流动性强的场所。凶手是如何在这些地方精准地选中他们,并成功将他们带离而不引起注意的?
诱骗?胁迫?还是…他们有不得不跟凶手走的理由?
陆野想起张强朋友提到的“大活”,赵刚作为货车司机可能接的“私活”,孙强为学费发愁可能想赚“快钱”…李伟是健身教练,会不会也兼职了什么?
一个模糊的念头在他脑海中形成。
“查一下这四个已知受害者,在失踪前一段时间,有没有通过某些非正规的渠道,比如特定的手机APP、聊天群、或者线下小广告,接触过所谓的‘高薪兼职’、‘短期快钱’之类的信息!”陆野对负责通讯调查的同事说道,“凶手,可能是用‘工作’或者‘赚钱’的机会作为诱饵!”
如果这个推测成立,那么凶手就不是随机挑选目标,而是利用某种虚假的招聘信息,精准地钓取那些急于用钱,或者寻求额外收入的社会中下层男性!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受害者之间没有明面交集——他们只是被同一个诱饵吸引的、互不相识的鱼!
这个新的侦查方向,让几乎停滞的调查再次看到了曙光。专案组立刻行动起来,技术支队开始深度挖掘四名受害者的手机数据,寻找那些隐藏在常规社交之外的隐秘联系。
细微的线索,正在一点点被串联起来。虽然“幽灵”的身份依旧成谜,但捕捉“收藏家”的网,正在悄无声息地收紧。
喜欢刑侦天梯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刑侦天梯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