隘è(厄),穷困,窘迫。《荀子·大略》:“君子隘穷而不失。”(不失:指不改变信仰。)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富有现实意义的命题。让我们来详细解读《荀子·大略》中的这句“君子隘穷而不失”。
一、原文、注释及翻译
1. 原文所在段落
这句话出自《荀子·大略》篇,其上下文是:
君子隘穷而不失,劳倦而不苟,临患难而不忘细席之言。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无日不在是。
2. 单句解析:君子隘穷而不失
· 君子:在儒家思想中,指有高尚道德、完备人格的人。
· 隘 (ài) 穷:指处境困窘,走投无路。“隘”指路途狭窄,引申为境遇窘迫;“穷”在古代多指仕途不顺或理想无法实现,与“达”相对。
· 而:转折连词,却。
· 不失:不失去,不放弃。这里特指不丧失其固有的德行与操守。
3. 翻译
君子即使处于困窘窘迫的境地,也绝不会丧失他应有的道德与操守。
4. 整段翻译
君子即使困窘也不失其道义,即使劳累疲倦也不苟且偷安,即使面临祸患也不忘平生所发的誓言。
天气不寒冷,就无法知道松柏的坚挺;事情不艰难,就无法知道君子无时无刻不在坚守着他的正道。
二、作品与故事介绍
1. 《荀子·大略》简介
· 《荀子》:战国末期儒家大师荀况的着作集。荀子思想博采众长,但又独具特色,他提出“性恶论”,强调后天学习和礼法教化的重要性,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
· 《大略》篇:此篇被认为是荀子弟子对其言论的摘录汇总,内容涉及治国、修身、学习、礼仪等多个方面,如同“语录精要”,故称“大略”。其思想精粹,但体系性不如其他篇章严密。
2. 作者荀子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 思想特征:
· 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对,他认为人的天性是恶的,其善者是通过后天的“伪”(人为努力)实现的。因此,他极度强调礼法的教化与规范作用。
· 隆礼重法:他是儒家从“仁政”向“礼法并治”过渡的关键人物,其思想为后来的法家(如他的学生韩非、李斯)提供了理论基础。
· 人定胜天: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充满了积极的奋斗精神。
3. 本句的语境与深意
“君子隘穷而不失”是荀子对理想人格(君子)在极端境遇下的定义。在荀子看来,君子并非天生,而是通过刻苦学习礼义、不断自我修炼而成的。这种修炼的成果,不是体现在顺境中的高谈阔论,而恰恰是在“隘穷”这样的逆境考验中,看他能否依然坚守道义。这正呼应了他“性恶论”的观点——君子之所以为君子,正是因为他能用后天修养的“善”去克服先天本性的“恶”,即使在最本能的求生欲望面前,也能做出符合道义的选择。
三、结合现实进行分析
这句两千多年前的古训,在今天这个充满不确定性和巨大压力的时代,非但没有过时,反而显得尤为珍贵。
1. 定义真正的“成功”与“强者”
现代社会常常用财富、地位和流量来定义成功。而“君子隘穷而不失”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衡量标准:
· 真正的强大,不是看你登顶时的风光,而是看你跌入谷底时的姿态。 一个在顺境中遵守规则的人可能只是出于利益计算,而一个在“隘穷”中依然坚持原则、不失信义的人,才真正拥有了无法被剥夺的内在力量与尊严。这启发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才是值得追求的、更稳固的人生基石?
2. 逆境中的“精神免疫力”
“隘穷”可以理解为人生中各种形式的困境:
· 事业失败、财务危机:创业失败时,是怨天尤人、拖欠工资,还是坦然面对、负责任地处理好善后?
· 职场失意、遭遇不公:在竞争中被排挤、无法晋升时,是选择玩弄办公室政治、诋毁他人,还是坚守专业精神,提升自身能力?
· 生活压力、身心俱疲:当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时(“劳倦”),是选择放弃责任、破罐破摔,还是依然尽心照顾家人,对工作一丝不苟?
在这些时刻,“不失”就是一种强大的 “精神免疫力” 。它让你在外部世界崩塌时,内心的秩序和底线依然屹立不倒。
3. 对个人品牌与长期信任的构建
在高度互联的今天,个人的信誉就是最宝贵的资产。
· 短期来看,在“隘穷”时放弃原则或许能获得一些利益(如欺骗、违约)。
· 长期来看,一次“失守”就足以摧毁经年累月建立的信任。而一个无论在何种境地下都“不失”其品格的人,会赢得周围人最深度的信任。这种信任是未来一切机会与合作的基础,是个人最核心的“软实力”。
4. 成为团队的“定海神针”
一个团队的领导者或核心成员,如果能在危机和困境中(“临患难”)展现出“不失”的稳定品格,他就能成为团队的主心骨。他的冷静、坚守和正向价值观,能够感染和凝聚所有人,带领团队穿越迷雾。这正应了荀子后面的话:“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总结
“君子隘穷而不失”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它告诉我们:
人生的价值和尊严,不在于你拥有了什么,而在于当你一无所有或身处绝境时,你依然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
它鼓励我们,在顺境中要修养德行,为可能到来的“隘穷”做好准备;当真的身处逆境时,则要将它视为一次对自身人格的“压力测试”,用“不失”的坚守来证明自己作为“君子”——一个真正有力量、有格调的人——的价值。这不仅是一种古老的智慧,更是一种在现代社会中安顿身心、行稳致远的强大力量。
喜欢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