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pá,通“爬”。扒,搔。《后汉书·戴就传》:“以大针刺指爪中,使以把土,爪悉堕落。”
我们来深入解读《后汉书·戴就传》中这个展现古代士人刚烈气节的着名故事。
一、故事原文、注释及翻译
原文(节选):
(薛安)乃收就于钱唐县狱。幽囚考掠,五毒参至。就慷慨直辞,色不变容。又烧锞斧,使就挟于肘腋。就语狱卒:“可熟烧斧,勿令冷。”每上考彭,因止饭食不肯下,肉焦毁堕地者,掇而食之。…… 复以针刺指爪中,使以把土,爪悉堕落。 终无挠辞。
关键词注释:
· 收:逮捕。
· 考掠:刑讯逼供。
· 五毒参至:五种酷刑(通常指鞭、笞、灼、徽、纆)交替使用。
· 锞斧:一种类似铡刀的小斧,烧红后用作刑具。
· 考彭:通“拷笞”,拷打。
· 掇而食之:拾起来吃掉。
· 把土:用手抓土。
白话翻译:
(薛安)于是将戴就逮捕,关押在钱唐县监狱。将他囚禁起来严刑拷打,各种酷刑交替使用。戴就却慷慨陈词,神色不变。狱卒又烧红了锞斧,强行夹在他的腋下。戴就却对狱卒说:“为什么不把斧子烧得再热一些?别让它凉了。”每次遭受拷打时,他便拒绝吃饭,身上被烫焦烤熟的肉掉在地上,他就拾起来吃掉。…… 狱卒又用大针刺进他的指甲缝里,然后命令他用手去抓土,他的指甲便全部脱落了。 但戴就始终没有一句屈服的供词。
二、着作与作者介绍
· 《后汉书》:这是一部记载东汉一朝(公元25年-220年)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其史料价值与文学成就极高。
· 作者范晔: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他博采众长,在《后汉书》中创立了《列女传》、《文苑传》等新类传,对后世史书影响深远。他特别重视表彰气节与操守,因此书中记录了大量像戴就这样坚守原则、不畏强暴的人物。
三、典故背景
这个故事发生在东汉中期,政治日趋黑暗,地方官吏贪腐、滥用刑罚的现象屡见不鲜。
· 人物关系:戴就是会稽郡(今浙江一带)的一名地方官(仓曹掾)。他的上司扬州刺史欧阳参,听信谗言,诬告戴就的上司、会稽太守成公浮贪污。
· 事件起因:欧阳参派薛安前去审理此案,并将戴就抓来,企图从他这里打开缺口,逼他作伪证诬陷成公浮。
· 核心冲突:一边是手握生杀大权的酷吏和惨无人道的刑罚,一边是戴就对事实的坚守和对上司的清白所承担的道义责任。这场较量,是权力与气节、谎言与真相的极端对决。
四、核心寓意与精神
1. 坚守道义,宁折不弯
戴就的行为,完美诠释了儒家思想中“士不可不弘毅”和“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他将事实与道义置于个人生死之上,用血肉之躯对抗强权,扞卫了精神的独立与人格的尊严。
2. 忠诚与责任的极致体现
戴就的“忠”,并非愚忠于某个上司个人,而是忠于他所承担的“职守”和心中的“公理”。他知道太守是清白的,因此保护上司,就是维护正义和官场的清明。
3. 意志的力量可以超越肉体的极限
这个故事最震撼人心之处在于,它展示了人类意志力所能达到的惊人高度。当肉体被摧残到极限时,精神的力量反而被激发出来,成为一种不可征服的存在。戴就“掇而食之”和让狱卒“熟烧斧”的行为,是一种对施暴者极致的轻蔑与精神上的反杀。
五、现实启示与论述
戴就的故事,虽然发生在一千多年前,但其精神内核在今天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1. 在职场与专业操守中
· 做“戴就”还是做“薛安”? 在职场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压力,被要求做出违背专业操守或良心的事情。例如,会计师被要求做假账,工程师被要求对安全隐患视而不见。戴就的故事提醒我们,短期的妥协可能带来利益,但长期的尊严与信任,建立在每一次对原则的坚守之上。 一个组织或社会,需要更多敢于说“不”的“戴就”,才能维持其健康与公正。
2. 在个人品格修养中
· 锻造“反脆弱”的意志力:现代生活虽无肉体酷刑,但充满了各种“软性考验”——如网络暴力、职场PUA、巨大的生活压力等。戴就的经历告诉我们,强大的精神韧性是应对一切困境的基石。 我们可以通过设定原则底线、坚持体育锻炼、进行深度阅读等方式,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在逆境中不为所动,在压力下不改其志”的品格。
3. 在社会监督与法治建设中
· 对滥用权力的永恒警示:薛安的行为是权力不受制约的典型恶果。这个故事警示我们,任何权力都必须被关进制度的笼子,并接受舆论和法律的监督。对于普通公民而言,戴就的精神鼓励我们在面对不公时,不应永远沉默,而应在法律框架内勇敢发声,做维护社会公平的“吹哨人”。
4. 在企业管理与文化建设中
· 保护说真话的人:一个优秀的企业,必须营造一种让员工敢于说真话、提意见的文化。管理者如果像欧阳参一样偏听偏信,或像薛安一样打压异己,最终只会让企业走向腐败和衰败。企业需要建立畅通的反馈渠道和举报人保护机制,让现代的“戴就”们不必付出“指甲脱落”的代价,也能扞卫企业的利益和原则。
总结而言,戴就的故事是一曲关于人性尊严与意志力量的悲壮赞歌。它告诉我们:在原则问题上,精神的脊梁一旦弯曲,人就失去了立身的根本。 虽然我们不必、也不应鼓励无谓的牺牲,但戴就那种在绝境中迸发出的对真理的执着、对强权的蔑视、以及对责任的担当,永远是我们面对现实困境时,汲取勇气与力量的精神源泉。
喜欢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