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入水泊,熟悉的芦苇荡、连绵的群山映入眼帘,梁山水寨那特有的旌旗在望,一股“家”的暖意涌上众人心头。虽只离开数月,却仿佛历经了半生。
早有巡哨的船只发现他们,立刻飞报山寨。当武松等人的船只靠上金沙滩时,但见岸边已是人头攒动,锣鼓喧天!
宋江、卢俊义、吴用等梁山泊核心头领,率领着众多弟兄,亲自在岸边迎接!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上,洋溢着真挚的喜悦与敬佩。
“二郎!诸位兄弟!辛苦了!欢迎回家!”宋江快步上前,紧紧握住武松的手,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哽咽。他虽坐镇山寨,但通过戴宗等人的传信,对武松等人在江南、楚州、海州的惊险遭遇早已了然于胸,深知他们此番立下了何等泼天大的功劳!
卢俊义、吴用等人也纷纷上前,与武松、鲁智深、李俊等人见礼,气氛热烈非常。
“武松哥哥!你们可算回来了!”黑旋风李逵挤上前来,咧着大嘴,捶了武松胸口一下(没敢用力),“听说你们在江南把那什么鸟圣教打得屁滚尿流,还在海上跟妖怪干了一架?快跟铁牛说说!”
“还有那废太子,乖乖,那可是龙子凤孙啊!二哥你们连皇亲国戚都敢抓,真是这个!”阮小七竖起大拇指,满脸兴奋。
众好汉你一言我一语,将武松等人团团围住,问长问短,簇拥着他们向聚义厅走去。金沙滩到聚义厅的路上,挤满了闻讯而来的山寨弟兄和家眷,欢呼声、赞叹声不绝于耳。
聚义厅内,早已摆下了盛大的接风宴席。大碗酒,大块肉,香气四溢。
宋江端起酒碗,环视全场,朗声道:“诸位兄弟!今日,我等在此,为武松二郎、混江龙李俊、花和尚鲁智深、以及所有南下建功的兄弟们接风洗尘!他们此行,不畏艰险,深入虎穴,捣毁邪教巢穴,解救无辜百姓,更擒获谋逆首恶,扬我梁山威名,立下不世奇功!此乃天佑我梁山,亦是诸位兄弟用性命搏来的荣耀!这第一碗酒,敬所有南下建功的兄弟,敬他们的忠勇仁义!”
“敬武松哥哥!敬诸位兄弟!”
满厅好汉齐声呼应,声震屋瓦,纷纷举碗,一饮而尽!
武松等人亦是心潮澎湃,将碗中酒一口干了。这酒,是庆功酒,也是压惊酒,更饱含着兄弟之间生死与共的情义。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吴用摇着羽扇,对武松道:“二郎,戴宗兄弟传回的消息,我等已知大概。只是其中细节,尤其是关于那废太子赵桓及摩尼教之事,还需你细细道来,也好让山寨上下,知晓我等未来将要面对何等对手。”
武松放下酒碗,便将南下之后,如何追查圣教,如何捣毁君山、江陵府之事,如何在楚州揭露盐政黑幕、慈云寺妖僧,又如何被引至海州,最终在归墟之眼与废太子赵桓及摩尼教众决战,直至罗真人现身收拾残局等事,删繁就简,一一述说。
虽然他语气平静,但其中经历的凶险、斗争的残酷、敌人的狡诈与强大,依旧让在座众人听得心驰神摇,时而愤慨,时而惊叹,时而紧张,时而拍案叫好!
当听到武松为救孩童,不惜自爆丹田欲与敌偕亡时,不少感性之人如李逵、阮小七等已是虎目含泪。当听到罗真人如天神般降临,挥手间平定风波时,众人又不禁悠然神往。
“……事情便是如此。”武松最后说道,“那废太子赵桓及一干邪教骨干,已由张叔夜押解进京。摩尼教经此重创,短期内应难恢复元气。但其所图甚大,根基深厚,恐怕仍有残党潜伏,不可不防。”
聚义厅内一片寂静,众人皆沉浸在武松所述那波澜壮阔、险象环生的经历之中。
良久,宋江才长叹一声,打破沉默:“不想这朗朗乾坤之下,竟隐藏着如此惊天之秘!若非二郎与诸位兄弟舍生忘死,恐怕天下已遭大劫!此功,足以彪炳史册!”
吴用沉吟道:“废太子之事,牵扯皇家秘辛,朝廷必会极力遮掩,恐怕不会大肆宣扬。至于摩尼教,经此一役,其与朝中某些人的勾结恐怕也会暂时收敛。但正如二郎所言,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我等仍需警惕。”
卢俊义接口道:“而且,那石松年等奸佞仍在朝中,蔡京、童贯等权臣把持朝政,天下百姓依旧困苦。我等梁山聚义,替天行道之路,还远未走完。”
众人纷纷点头,刚刚因大胜而归的喜悦稍稍沉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沉重的责任感。
武松看着厅内这群因各种原因聚在一起,却同样心怀侠义、欲拯民于水火的兄弟们,心中亦是感慨万千。他知道,梁山的未来,注定不会平静。但无论前路如何,他都将与这些兄弟,并肩走下去。
接风宴持续到深夜,方才尽欢而散。
武松回到自己久违的住处,虽疲惫,却无睡意。他推开窗,望着山下连绵的水泊和点点的灯火,心中一片宁静。
回家了。但新的故事,或许才刚刚开始。
喜欢水浒新梦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水浒新梦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