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其家族通过某种渠道,将其平日习作、书信笔迹,呈送考官观摩熟记。”
“待到阅卷之时,考官一见那熟悉的字迹,心中便了然此卷出自何人。”
“如此,‘糊名’之效,岂非大打折扣?人情请托,便可借此暗度陈仓!”
“嘶!”
听到这话,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凉气之声!
房玄龄、杜如晦这等老成谋国之士,脸色都变了。
他们刚才完全沉浸在“糊名法”带来的震撼中,竟未曾想到这一层!
是啊,笔迹如指纹,各具特征,若是早有准备,确实可能被辨认出来。
这无疑是一个极其隐蔽,却致命的漏洞!
“恪儿所言极是!”
李世民的眼神也锐利起来:“此虑深远!那……可有良策堵此漏洞?”
“自然有!”
李恪自信一笑,给出了他的解决方案:
“故此,儿臣这第二策,名为‘誊录法’!”
“可在礼部之下,专设一……‘誊录院’。”
“待考生交卷、完成‘糊名’之后,并不直接将原卷送往考官处。”
“而是由誊录院书吏,使用统一的笔墨,以标准、规范的馆阁体!”
“将所有答卷,一字不差地重新誊抄一遍!”
“誊录完毕,需专人校对,确保无一字错漏。”
“然后,将这份‘朱笔抄本’送入阅卷房,交由考官批阅。”
“而考生的原始墨卷,则封存备查。”
“如此一来,任凭考官与考生关系再密切,对考生笔迹再熟悉!”
“眼前所见的,只是誊录院书吏那千篇一律、毫无个人特征的工整字迹!”
“原卷笔迹与考官之间,被这‘誊录’一道工序,彻底隔绝!”
“此策之要!”
“在于绝请托之门,将依靠辨认笔迹徇私的最后一条门路,彻底堵死!”
喜欢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