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黑云山的星空格外明亮,新落成的综合军事学院内却灯火通明。
这座由两座学院合并而成的建筑,外墙贴着平整的青石,内部划分出十几个训练室,每个房间都配备着泛着微光的模拟器,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机械与油墨气息。
晚上五点半,771 团、772 团的战士们便已列队在学院门口,脸上满是对 “夜间学堂” 的好奇 —— 他们从未想过,打仗还能在屋子里用 “机器” 学。
曾夏勇站在学院大厅,看着陆续进来的战士,对身边的陈旅长笑道:“老旅长,我弄得这个综合军事学院能让咱们的战士在安全环境里练本事,比在实弹场摸索快多了。”
陈旅长点点头,目光扫过墙上的 “战术模拟区”“装备操作区” 标识,眼里满是期待:“以前咱们练兵,要么靠实弹,要么靠沙盘,哪见过这样的新鲜玩意,今天可得好好学学。”
按照曾夏勇的安排,学院一次最多容纳 2000 人,6000 名战士分三批学习,每批一个半小时,从晚上六点开始轮换。
第一批学员以 386 旅干部和两个团的骨干为主,由曾夏勇亲自授课。
六点整,第一批 2000 人整齐坐在主训练室的座椅上,面前的桌子上摆放着小型模拟器,前方的大屏幕亮了起来,显示出各类重武器的模型。
“兄弟们,咱们先聊聊给你们配备的重武器优势。” 曾夏勇站在讲台前,手里拿着激光笔,指向屏幕上的 15 式轻型坦克模型,“你们装备的 15 式坦克和 08 式步战车,虽然装甲防护比咱们独立旅的 99A、04A 弱一点,但胜在机动灵活 —— 这一带山地多,这种轻装甲装备能在窄路、陡坡快速穿梭,比鬼子的九七式坦克灵活三倍。”
他点击屏幕,调出 15 式坦克的射击演示画面:“再看火力,15 式的 105mm 线膛炮,能击穿鬼子任何现役坦克的装甲;08 式步战车的 30mm 机关炮,打鬼子的步兵掩体跟撕纸一样。你们别觉得装甲薄就吃亏,在山地作战,跑得快走得稳,比硬抗炮弹更重要。”
屏幕切换到 PHZ11 火箭炮的画面,曾夏勇的声音提高几分:“这是 PHZ11 火箭炮,射程 50 公里,别看比咱们独立旅的 PHL191 短,但比鬼子最远的 150mm 榴弹炮还远 20 公里!一次能打 40 发火箭弹,覆盖面积相当于三个足球场,要是鬼子敢扎堆冲锋,一轮齐射就能让他们有来无回!”
台下瞬间响起低低的惊叹声。
771 团一名连长忍不住举手:“曾旅长,这火箭炮真这么厉害?咱们以前用迫击炮,打三公里都费劲,这 50 公里的射程,岂不是能在鬼子眼皮子底下开火?” 曾夏勇笑着点头:“没错!以后咱们不用再冒着危险靠近鬼子阵地,在安全地带就能把他们的工事炸平!”
陈旅长坐在前排,手指轻轻敲击桌面,低声对身边的许吉生说:“曾夏勇这小子考虑得真周到,知道咱们 386 旅常打山地战,专门选了机动强的装备,比咱们自己想的还细致。” 许吉生连连点头,眼里满是认同。
“除了坦克、火箭炮,还有些装备跟咱们独立旅完全一样。” 曾夏勇调出 120mm 车载迫击炮、PHL181 车载榴弹炮的模型,“这些装备你们以后会经常用,120mm 迫击炮能伴随步兵作战,能打 8 公里;PHL181 榴弹炮换上特定炮弹,最远能打 70 公里,精准度比鬼子的火炮高十倍,以后咱们的火力支援,只会比以前更及时、更猛!”
台下顿时炸开了锅。一名771团的炮兵蹭地站起来,眼睛瞪得溜圆:“70 公里?那岂不是隔着几个山头都能打到鬼子指挥部?”
而他的班长一巴掌拍在他肩膀上,却掩不住嘴角笑意:“小兔崽子,别光听着激动,到时候实操可别手哆嗦!”
角落里传来此起彼伏的议论,有人摸着下巴嘀咕 “这炮管子比咱以前的步枪都金贵”,也有人攥紧拳头小声念叨:“有了这玩意儿,下次遭遇战非得把小鬼子炸得找不着北。” 年轻战士们的眼中燃烧着跃跃欲试的火苗,连一向沉稳的老兵都忍不住凑近屏幕,反复打量装备细节。
而就在这时,两名独立旅战士推着两个铁箱走进来,打开箱子,露出里面的无人机和机器狼 —— 无人机巴掌大,机身印着 “班排侦察型”,机器狼通体银灰,四肢灵活,背上还挂着一把微型机枪。陈旅长、许吉生等人立刻凑上前,眼神里满是好奇。
“这小飞机是啥?长得跟蜻蜓似的。” 许吉生伸手想摸无人机,又怕弄坏,轻轻碰了碰机翼。
程康则盯着机器狼:“这铁疙瘩像狼,还带枪,是用来拉货的还是打仗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